朱标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脑中思路,这才缓缓的开口说道,“爵位,乃皇朝之根本,不可轻授,必须有对国有功,才可以封爵,这是咱们大明朝亘古不变的真理!”
此话一出,文臣们纷纷低头,武将们纷纷趾高气扬,其实朱标现在所说的话就是大明朝的现状,也是洪武大帝的御人之本,文臣手里掌握着大多数的实惠,和实权,毕竟现在天下可以说的上是四海升平,需要用文官来治国。
但是文官有实权的同时,武将也不能就此没落,那么就让他们有一些超然的爵位,这样才能达到文武平衡,而且在官职方面,武将的官职也比文官的要高很多,但是武将却没有太多的实权,这样洪武年间才能达到文武平衡。
正史当中,朱允炆盲目的提高文官地位,虽然没有盲目封爵,但是却擅自提高官员品级,造成文武失衡,武将们一看自己辛辛苦苦拼命换来的爵位官职,还不如很多耍笔杆子的文官,自然不会给他卖命,大军徒有其表,这才最后落了个出家当和尚的下场!
朱标顿了顿又说道,“但是这个时候,却要稍加改动,军队当中也好,良善之家也罢,投笔从戎也行,在边疆戍边有功者,在新地有功的人,就可以封爵,但是有了爵位的人,必须要在本地定居,稳固大明边疆!有此爵位,可以获得朝廷的扶持,在主之地可以圈地,饲养当地土人,开荒种田,修城筑路!”
朱标说完以后,又冲朱元璋拱了拱手。
朱元璋也知道自家儿子说完了,但是他却是在看群臣的反应,犹如鹰隼一般的眼睛,缓缓的扫视每一个人。
这个目光倒不是威胁,因为他知道自家儿子所说的话,远远没有字面意思那么简单,这其实就是在稀释爵位的含金量,到时候新平,北安,努尔干都司,南沙群岛,都会冒出大量有爵位的新人,这爵位多了,自然也就不当回事儿了。
而且他也知道自家儿子这么做之后会发生什么,那就是新打下来的土地,上面遍地都是小贵族的坞堡,里边住着种地的农户,但是这些人拿起刀枪就是兵!
而且现在南沙已经去了很多人了,新政一出,这些人自然会欢欣鼓舞,毕竟除了土地活命以外,他们还能得到爵位,爵位就等于尊严!移民的质量也会大大上升,不止在内陆活不下去的人会去,不只是要割韭菜的勋贵会去,民间太多的有识之士,为了搏一个富贵也会去。
宋濂沉吟片刻,满脸忧虑的出列说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老臣认为此策不妥……”
朱元璋眉毛一挑,和颜悦色的说道,“那大学士说一说,这个计策哪里不妥啊?”
宋濂谦卑的拱了拱手,这才开口说道,“此策略一旦实行,皇朝的新地上,不出十年,将遍地都是农庄圈地,土地倒是稳定,这个时候如果外族入侵的话,第一个拼命的就是他们,毕竟他们的活命之本在这片土地,让给蛮夷回到内陆,几代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宝座之上的朱元璋点了点头,他心里明白,确实是这个样子,这万千百姓一旦在一个地方扎根以后,再让他们挪动就很难了,故土难离,可不是说说而已。
宋濂顿了顿,又说道,“可是如此一来,汉民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土地分配势必不均,发生摩擦甚至吞并,都是极有可能,到时候这些芝麻绿豆大小的人物,纠集在了一起,不得不防啊……”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毕竟他可是起身于微末,从元末那段黑暗的日子中挺了过来,深深的知道地方豪强的厉害,这些人平时斯斯文文,可是一到乱世,他们就会变得有钱有兵,吞并之后,剩下的那个就会意图于天下!就像当初张士诚那个盐商!
朱元璋把目光看向自家儿子,意思很明显,就是看他怎么说。
朱标微笑着点了点头,朗声开口说道,“这有爵位的人和平民有什么区别?”
此话一出,众臣恍然大悟,是啊,有爵位的人,那就是朝廷武官,那是要受朝廷调遣的,他手里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他自己的,也可以说是朝廷,这都极其正常,毕竟你的一切都是朝廷给的,也可以说朝廷一张圣旨,就可以让他变得一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