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默默记在了本子上。
会后,张政禹第一时间让刘宇轩安排了调研古建筑区旅游商店选址工作。
其实按照张政禹的原意,是希望在滨江划一块地出来,建设为游客中心,可以沟通城东、城西、江州三个城区,将来会成为全市的旅游中心点位。
但是奈现在滨江片区的土地实在过于狭窄,旁边的棚户区拆迁工作一时也难以推进,加之资金困难,只能放一放再说了。
在曹丽萍的陪同下,张政禹看了几处古建筑区的房管房,但是发现位置都不太合适,不是太偏,就是面积太小。
曹丽萍对张政禹的细致有些不理解:“区长,其实这几处地方游客量也不小。”
张政禹却道:“曹局,搞旅游商店可是一门学问。首先一定要放在景区中央地段,或者出口处。”
“游客的消费思维,一般都不会在入口立刻购买纪念品,一定是边逛边买,或者在离开之前买。而且招牌一定要醒目,因为只要一家旅游商店开起来,旁边一定会有众多相似的纪念品商店,一定要突出我们是政府直营的商店,否则同质化的商店没法吸引游客。”
曹丽萍马上严肃了态度,这位年轻的区长并不是简单的想把事情弄完了事,而是真的对工作有细致研究的。
张政禹对旅游局的工作也不是很满意,毕竟这些年来,城东区并没有什么旅游资源,现在起步也是借了城西区古城旅游的东风。城东旅游局年处于事可做的状态,除了节假日报个报表,对旅游专业知识可以说是一问三不知,这样的机关肯定是不符合未来江东旅游发展的需要。
在街上转了一下午,张政禹看中了一个宅院,明清年间做过山西晋商的会馆,院子足足有四进,里面的雕梁画栋虽然有很多地方已经破败,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早年间这里的繁华。
更重要的是,晋商会馆紧邻沿江大道,一边是车水马龙,另一边是古老街巷,又正好是两条古街交汇的十字路口,用来做旅游商店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这院子现在是私人所有,里面搭建的乱七八糟,这家人大多住的都是老人,不愿意别人动他们的房子,马乐天在改造的时候只好略过了这套院子,只重新对外观进行了修复。
张政禹立刻拨通了区建设局局长朱红梅的电话。
“朱局,晋商会馆是什么情况,您清楚吗?”
朱红梅思索了一下,说到:“那现在好像是私房吧?”
“我知道是私房,现在我想把它变成旅游商店。”
朱红梅迟疑道:“区长,恐怕有些不好办,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了,早年间我们的产权制度没有这么完善,这一类院子都属于大杂院,后来慢慢规范起来以后,才给办理的产权证。”
“朱局,有没有什么办法置换这套房子,现在复建项目指挥部那边登记了不少未售房源,都在区建投公司名下,能否用几间新房置换这间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