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子和五皇子两位殿下相争已经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连楚京百姓都知道他们二人手下的官员是各自自成一派,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基本上看见对方是眼不见心为净的模样的。
即便是在这般富贵荣华的楚京,人还是会分成三六九等的。平民怕商贾,商贾怕当官的,当官的则是怕这些皇亲国戚。他们看样子似乎是在等人,什么样的人才会让这两位皇子派人亲自在此守候呢?
城门处传来车轮滚滚的声响,车辙缓缓地与车轮摩擦着,陆陆续续地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慢悠悠地在城门口停下了。由于楚京城门口长年累月站着侍卫,是以白日里那朱漆金钉的大门多是不会关上的,只有待到夜半无人才会将城门阖上。
随着马车的响动,方才还在争吵的两位贵人此时皆是安静了下来,颇有些期待的看向那城门处的马车。看热闹的百姓们见状皆是伸长了脖子,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能够得到两位皇子如此重视的对待。
城门外的马车是一个车队,从头到尾约有几十辆之多。车方悠悠停下,便从排在首列的马车上跳下来一名小厮,将手中的通关文牒交给守城的士兵,点头示好道:“官爷,这是衡阳杜家的车队。我家老爷一个月前刚刚接到陛下的调令,入京赴职,这是调令文书和准备好的文牒。”
这小厮年纪轻轻,说话却并非那等半点学识也无的乡野村夫。他唇红齿白,机灵大方,看上去十分懂事。
他一出口,众人便是“哗”的一下惊然。
年前衡阳发生雪灾的事情他们也都各自有所听说,原先还在想着这两位殿下的人到底等的是个什么人物,现在听到对方自称是衡阳杜家,百姓们多多少少都露出了了然的神色来。
当初衡阳雪灾,这位杜家不管是以身作则,还是在后来的赈灾事宜中的表现,足以令得陛下将之调任来京。皇长子殿下和谢家公子在赈灾时也居住在杜府,此时对他们另眼相看也能够说得通了。
况且还有传言道,这衡阳的杜家本就是楚京杜家的一支,当初会去衡阳也是另有故事。如果本就是那四大家族之一的杜家的人的话,会回到楚京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还有一个很是稀奇的说法,便是衡阳雪灾能够得以控制住的原因,皆是因为那位杜家的四小姐在其中出了主意。杜四小姐是云吾山的传人,一言一行可谓神乎其技,虽只是一个二八年华的姑娘,她的智慧和能力却是足以令得多少成年的男子都俯首称臣,殚见洽闻,可通阴阳。越这么想,越令人觉得心潮澎湃起来。
众人面色恍然,心中期待不已。
衡阳杜家那位杜老爷现年也不过未及四十,年纪轻轻就能够坐得高位,比之杜家大老爷来说也不差什么。到底是世家后人,天生就优于旁人,子女皆是人才出众之辈呢。
那守城的侍卫早就接到了上头的消息,说是衡阳一位大人将在这几日抵达楚京,在仔细核对过小厮递过来的通关文牒后,侍卫爽快地让开道路,将人车都放了进去,心中一边思索:这位杜大人日后前途无量,若是能够多给予对方一些方便,那以后对他们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这样想着,侍卫们心中还在考虑着是否要派人帮一帮杜家的忙,给他们带个路将他们送到落脚的府上。转头一看谢家公子和皇长子殿下家中的幕僚都已经虎视眈眈地在等着,只得作罢。
车队向内行进没有多远,便碰上了谢明等人。谢明赶在那朱先生之前朗声喊道:“杜大人此行赶路进京,真是辛苦了!”
首辆马车在缓行一段距离之后幽幽地停下,车帘扇动,杜长融便从中钻了出来。
他下了马车缓步朝着谢明抱拳笑道:“没有想到谢公子竟会在此等候,实感惊讶与荣幸。”这谢明怎么说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武官,品级虽是稍次于杜长融,但他背后却是五皇子撑腰,杜长融不可能不给他面子。
谢明忙道:“杜大人这说的是哪里话?不过是五皇子殿下担心你们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所以特派我做一做杜大人的向导。几月之前我还在杜府叨扰,杜大人也没有嫌我麻烦不是?”
他会说话,并没有居高临下之意,让杜长融觉得心情舒畅不已。
谢明又道:“几月之前初见杜大人,我便深知杜大人乃人中龙凤,不会拘泥于小小的衡阳。果真,连半年时间都没有,杜大人便受陛下赏识举家入京,实另我等感到佩服不已。”
杜长融心中得意,面上却尴尬地推脱。此时瞥见一边的朱先生,那朱先生连忙上前道:“杜大人,皇长子殿下早就吩咐我在此等候,吩咐我务必要将杜大人的衣食住行安排妥当,定不能让杜大人在人生地不熟的楚京感到半分不适。”说着,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身边的谢明道,“没有想到在路上碰到了谢公子,问之才知也是在等候杜大人,真是巧。”
一个是年纪轻轻的武官,一个是颇受看重的幕僚,两人竟争相在杜长融的面前凑上,看的周围百姓频频咂舌。知道的晓得这杜大人是出任五品刑部郎中,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受邀来做宰相的!无论皇长子殿下还是五皇子竟然都这么给面子,这衡阳来的杜大人到底是个什么惊世骇俗的人物,惹得两位殿下这么显而易见的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