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吃了饭,和三老爷去了前面客厅,见胡铁也来了,吃一惊。
胡铁比在京里看着年轻许多,主要是那股精神气,眼神也有光彩,看来和紫菀相处的不错,这男女呀,都是一样,情感身体都滋润了,才能容光焕发,那种从内心发出的喜悦和荡漾从眼睛就能看出。
虽然他的那一脸胡子拉碴影响了俊美,不过另有一种气质。
王福成风尘仆仆,脸上明显的疲惫,苏氏听了一切顺利后,又不好过问三姑奶奶之事,倒不是苏氏有多惦记她,是太夫人都问了多次了,知道岭南来人,肯定要叫她过去问的,胡铁递了几封信件,苏氏听了大概情况,就让他们回去休息,胡铁就安排去旻庄,方彪一家离京,也不怕什么,再说还有镇庄大神周六在那,更不用怕。
回屋苏氏看信,有封写着母亲大人亲启,肯定是给太夫人的,有封是三嫂苏锦娘收,苏氏撇撇嘴,放一边,看到还有一个,写的是三太太亲启。
苏氏打开,是紫菀写的,写了她们到了岭南,有李家照应,很快买了宅子,两个相邻,大的那个三姑太太买了,她和胡铁住那小的。
紫菀很诚恳的感谢太太给了她另外一条路,说胡铁对她很好,又提到三姑奶奶就来时出去了几次后,就没再出门,经常来她这闲话,抱怨那里的天气总是下雨又闷热,说还不如京里,虽说民风开放,但出门被人盯着看有人胡乱搭讪,三姑奶奶很不喜,紫菀婉转写到,岭南大户夫人也都不怎么出门,出门的都是做营生的养家糊口的妇人,性子也泼辣,和男子说笑也不在乎,所以三姑奶奶不习惯,出去几次后就不再出门了。
苏氏不仅讥笑,当初三姑太太还说什么,外面民风开放,女子不是活的更加自如?不像在京里那么多规矩,处处让人不自在,这可好,在京里,她守寡时期,就经常的外出,这会去了她梦想去的地方,反而宅了,可笑吧。
看完紫菀的信,苏氏才打开三姑太太的,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抱怨,就好像和苏氏没翻脸一样,把她当个垃圾桶,说在那处处不习惯,哪有现世的繁华和美食,落后,房屋也没京里的敞亮,倒是能见到歪果仁,金发碧眼,都是来这做生意的。
苏氏看完把信都放信盒里,上次三姑奶奶的信她就没回,这次她还问还生她的气呀,怎么怎么的,一点也不见外。
去了燕旻堂,太夫人看了来信,又高兴又发愁,太夫人还把信让苏氏看,她大概草草看了下,那个呆子,同样给太夫人抱怨了一圈,可不又让太夫人心疼了,叨叨说那会不让她去,她非要去,后悔了吧,该!
气完了又叨叨这如何是好,是呀,苏氏想,嫌热难道娘家能给你快递个空调?抱怨民风不好,让娘家给你新建个城?把这些废话给老母说有何用?除了让亲娘担心还能如何?稍大点的孩子都知报喜不报忧,这个家伙可好,好的一句没说,尽发牢骚了。
听着太夫人的念叨,苏氏脑补,要是二姑姐早回来几年就好了,看看这亲姐俩面对面的场景,绝对精彩。
见董表妹进来,苏氏忙告辞,董表妹客气的送她出去。自那次在庄子里,朱金明喝醉后,董表妹在苏氏跟前总有些不自在的难堪,苏氏自己倒没什么,可是她觉得董表妹有点,怎么说,太在意虚面上,总想表现的尽善尽美,又不是见外人,一年见不了几次,每个人都会表现的完美些,可是在一个府里,有必要如此吗?不累的慌?
不过,太夫人的亲戚,又不是个多事的人,苏氏也就没往心里去,只是见到了才那么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