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下!”连忙抬头看向刘范,杨柏迅速和盘托出自己的家族,“我乃汉中杨家子弟,受家族荫庇混的个褒中城都尉的差事,原本左中郎将返回益州,我是想要大开城门,率众出来迎接的。只是不曾想收到南郑军令,不得放中郎将入关,所以才关闭城门的!”
“这么说来,是有人下令让你关城的”
“正是!”不等刘范再问,杨柏便连忙一五一十的交代出来,“是张师君的弟弟,中郎将张卫!那张卫仗着自己的兄长是汉中师君,手握兵权,胡乱对我等下令,我早便看他不悦了!”
余光见刘范没有反感,杨柏当即又继续说道:“那张卫本身本事没有多少,狗仗人势的威风倒是耍的不少,我杨家乃汉中大族,岂能受他这般恶气,今日纵使左中郎将不归益州,他日我也要率领兵卒与他对阵!”
默默看着杨柏的义愤填膺,刘范心下也不得不感叹,不愧是汉中名士杨松的弟弟,这种颠倒黑白,见风使舵的本事,当真是让人叹服的。
朝着杨柏抬抬手,“杨都尉且起身罢,听闻你的一番话,我也是感慨良多,如今天下似你这般遇见不平事敢仗义执言的人不多了!你且放心,只要你有心,不论你是不是杨家子弟,我都会支持你!”
“多谢中郎将!末将必肝脑涂地!”
点头应承,刘范又接着道:“某初到汉中,不知杨都尉可否与我讲一讲汉中这年发生的事情”
听刘范向自己问起汉中的事情,杨柏顿时也来了精神,毕竟他生长在汉中,对汉中的事情,他还是有所熟悉的。
“其实说起汉中的事情,还要从当年的黄巾作乱说起。左中郎将可能有所不知,当年中原各州被黄巾蛾贼搅乱的混乱不堪的时候,在我们这益州也诞生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何人”闻言,刘范倒是真来了兴趣。若说益州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莫过于当年的马相造反自称天子,杀了益州刺史郤俭,后来才有自家老爹请旨入益州的。
难道在民间其实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坊间轶事
见刘范来了兴趣,杨柏说的便更起劲了,当下他便抑扬顿挫道:“不是旁人,正是纵横巴汉的五斗米大系师,张修,张师君!”
“张修”当下,刘范也有些发懵了,五斗米道难道不是张鲁家传的
“不错,正是张修!此人当年在黄巾贼众兴风作乱的时候,也在巴汉之地掀起了一场轰动一时教众聚义的大事!张修起家自巴郡,精通巴地的巫术,后来乘乱传教至汉中后,竟是趁着天下混乱,聚众想占据汉中!彼时他在汉中可是影响极大!”
“张修曾经还占据过汉中”闻言,刘范更是惊讶了,他怎么都不知道这件事。
“不错,以张修当时在汉中的影响力,若真的准备充分,必然可以一举拿下汉中!只可惜,他还没有来的及起事,便被当时的汉中太守苏固给驱逐了!”说着,杨柏竟似乎还有些替他惋惜的意思。
“后来张修返回了巴郡,应该是继续传道的,直到刘州牧统领益州,他才被朝廷照抚,成为了巴郡的别部司马!”悄悄瞧眼刘范,杨柏小心翼翼道:“后来的事情,想必中郎将也曾有所耳闻,刘州牧以别部司马张修和督义司马张鲁一起前来攻打汉中太守苏固!”
偷偷瞄眼刘范,见他依旧没有什么反应,当下,杨柏又继续说道:“由于张修在汉中深厚的教众支持,所以苏固在抵挡他的关键时刻,被人暴露了藏匿位置,最后苏固战死。张修重新占据了汉中。”
说道这里,杨柏语调又顿挫起来,“可是谁曾想到,张修占据汉中没多久,甚至说教众才刚刚形成,便被张鲁袭杀了,紧接着张鲁就继承了五斗米教的师君位置,一直到如今。”
“这么说来,其实张鲁并不是这五斗米教的创建人”皱着眉头,刘范也有些晕乎了。按理说,张鲁被道家奉为祖师,应该他才是道教的创始人才对,没想到他居然有可能是窃取别人的!
张修此人刘范倒是也曾听说过,却没想到他才是正宗的五斗米教。其实,按照事实来说,张鲁确实是道教的创始人,其祖父张陵在蜀地青城山时就开始创建道教了。
不过,从张鲁这里算起,他应该是五斗米教和道教的集大成者,既继承了张修在汉中的五斗米教,有以鬼卒、祭酒之类的来统治教众,他算是道教在汉中的传播者!
摇了摇头,刘范没有再去纠结五斗米教到底是张鲁还是张修的了,而是将目光重新放在眼下的汉中郡上,“如此说来,其实如今张公祺在汉中推广五斗米教,让他这位汉中师君影响力更广了”
“是的!”凝重点头,作为汉中人,杨柏自然也能深刻体会到这些年来汉中民众的变化。随着张鲁将道教的教义糅合到五斗米教当中后,百姓不仅能享受到五斗米教的治病、施善,更能接触到理论教义。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教派!
当下,听着杨柏的述说,刘范的眉头也渐渐皱了起来,或许他先前真的是小瞧了张鲁!
一个能够袭杀夺取别人教义据为己有,并将之扩大宣扬,而后用思想和言语来蛊惑千万教众跟随的人,恐怕确实不简单!
眼下刘焉尚且在世,他还不敢怎样,若有朝一日,刘焉病故,恐怕他张鲁就真的是汉中的一方之主了!
--------------------------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后汉书灵帝纪》
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公元178-183年),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