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差爷得了红封之后,便是更卖力的说着好话,甚至给莫婆子等人行了揖礼。
见寒暄的差不多了,莫小聪就将人往堂屋里边请。
不同于山下的行情,这上了山来报录的,不吃过饭是不行的。毕竟下山回到重山镇,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呢。
哪怕现在临近晌午,这些人吃过饭之后还是得下山往回赶。
莫小明此刻还在府城,跟同窗们与知府老爷一同庆祝着呢。他还得过个几天才能回来。
这些前来报录的,除却来山上的,山下也还有好几家要去送喜,真耽搁不得。
这一点大家伙都知晓,便也没做过多的挽留。一餐饭用得倒是挺快的,甚至于连酒,也都是象征性的喝了两杯。
待得差爷们吃了饭后,晌午也没到。那三人告辞出门,就又被请去了潘家。
莫家的人正在兴奋头上,都想着商量日后的酒席呢,便没人跟着去潘家。只是莫小聪父子将人送进了潘家院门,就掉头回家了。
莫家院里,仍旧留着凑热闹的乡邻,全聚在了院中,跟莫家几个大人说着经验,给出主意。
莫小力就带着三小在一边听。
这时,三小就各自将从莫小聪撒的铜钱里边捡到的都拿出来作比较。
莫小力定睛一看,发现轩轩捡的铜板最多,莫小丫只是捡了糖,那一个铜板还是熙熙给她的。
莫小力见状就笑了。果然孩子就是孩子,除糖就是糖,那些个银钱都不会多拿。
再看站在一边,也都在比较捡来东西的五岁以下的娃娃,他们手上,也都是拿着糖果多些。
尤其是那谢家的小闺女。虽说比熙熙轩轩大上几个月,但他们家这些年跟外界的接触也不算多,便比正常孩子还要天真。
她手上的糖纸多,却也只是因为糖纸漂亮罢了,里边的糖果,她全给熙熙轩轩他们了。
熙熙轩轩嘴里含着糖,都高高兴兴的。偶尔,熙熙还咬碎糖块,塞一点进莫小丫嘴里。
糖块太大,大家都不敢给莫小丫整块吃。
谢家的小姑娘就笑着坐在一边,教莫小丫折糖纸玩儿
这年头的糖纸,都是鲜艳色彩的纸张。其中就又不好烫金的花纹糖纸。
当然,若是便宜的糖块,就连糯米纸也都没有,直接用草纸包的。
这些糖,是莫小明托人从府城带回来的。就因为这些糖纸漂亮,他便给莫小丫还有李家谢家的人都带了一份。
商量好了几日后莫小明宴席的事情,莫婆子等人这才又张罗给祖先祭坟去。
“那鸡鸭鹅什么的,都杀了,还有鱼,还有羊,哎哟,这些家里都有,赶紧些傍晚也能做得出来。”莫婆子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那是什么好的,都想要带去坟前祭拜。
往时过节过年也没见这么隆重,不过该有的东西也没少。这一回,莫婆子两口子是真高兴坏了。
莫家,自打在这半峰村落户以来,就真没有人读书科举过。直到莫小聪兄弟俩这一辈,才有人如了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