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位从很早就关注乔初染的粉丝,直接传了一个小视频:“给孤陋寡闻者,不好意思,我家也在乡下,但我们这儿,人均小别墅。”
一则不到一分钟的小视频里,播放一个小乡村的风貌,确实能看到一排排建设规整的小房子一列列过去,大多两三层高,房屋样式都很统一,其实只是一半的转楼房,但视觉效果带来的感受比较特殊,说是小别墅也不为过了。
村头上赫然的“雨花村”三个字,让人恍然大悟——那不就是东部一个出了名的示范村么。
的确是一个小村庄,十年前,还是脏乱差的小村落,但这些年倚靠当地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通过国家扶持建成的旅游型村落。
如今村里的房屋进行了规划与改造,虽依旧是乡村的风貌,但民居样式改造之后,也成徽派样式,多了些古风古韵。
这个操作,看得网友们一片哈哈哈哈大笑。
或许是这位粉丝开了个头,接下来,还有不少类似的评论和小视频,都带上了一个“我们乡下人”的话题。
“虽然我是乡下人,但我家真的有电脑冰箱洗衣机。”
“什么?还有人以为我们乡下人上学都是只能骑马翻山的么?”
“害!我这乡下人也来炫炫刚买的最新款手机,如图”
“看不下起乡下人?谁往上数个三五代,还不是农民了?”
“你们莫非对乡下人这三个字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年头,农村户籍可比城市户籍好多了。”
“晒晒我们乡下人的学校,真不是你们想想中的小破茅屋四面透风,吃不饱穿不暖,身上穿着一年到头洗褪色的花布料袄,我们其实,过得还挺滋润。”
乔初染现在也是拥有庞大粉丝和话题度的人了,随便一点动静,就能引起不小区域里的大动静。
一开始,留言和评论都只是粉丝们在为她鸣不平,但是渐渐的,这个话题就变味了。
出现了不少来蹭热度的言论。
有人以乡村为背景,晒自己的豪车豪宅。
有人在话题里大吹特吹,说乡下生活如何富足奢侈。
有人在晒自己的奢侈品。
有人借着话题的热度,炒风马牛不想关的东西。
原先一开始,真正关心那个网红话语里对农村的蔑视的人的声音,渐渐被淹没,取而代之的,却是些来蹭话题热度的内容,其中还有一些内容,是专门恶搞的。
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倒将华国的乡村都说得好像人手一套小别墅,家家有个大果园、人人生活富足,家家户户奔小康的样貌。
贫穷、封闭、落后好似一点也没有,让人看得莫名其妙。
一些关注这个议题的人,也开始出来发声。
“讨论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渐渐变味了,这种话题会让人误以为,华国的农村都是一片繁华吧。”
“虽然蔑视农村不好,但也不必这样吧,说实话,在我国,确实还有很多乡村,连温饱都成问题的。”
“这样不太好吧,其实大部分的农村,都仍贫穷且落后,还有人赶不上温饱水平,粉饰太平有什么好?”
“如果乔染染的粉丝都这样,那我对乔染染的感官也要改变,讽刺农村是不好,但大可不必这样强行美化。”
……
一开始乔初染确实是不太把那个含沙射影的网红当一回事的,但是,网络风向的变化,就像蝴蝶效应一样。
虽然最后,她的粉丝都被约束而没有继续加入对那个网红的讨伐之中,但并不妨碍这个话题的热度还在继续。
晚一点的时候,乔初染发布了一条视频,命名为“两个世界的我们”
是一则合成视频,长度有四分五十秒,这一则视频,几乎都是近年来,新闻报道里出现过的视频镜头。
乔染染:两个世界的我们。世界的形态是多面多维度的,我们眼前看到的方寸之地,往往并不是全部的世界,或许连冰山之一角都不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富有,有人贫穷,有人将面包美食倒入大海,有人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有人站在金字塔顶尖,也有人为时刻为生计奔波……不可否认,随着国家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变得美好,曾经贫困的小山村,有的已经变成了闻名遐迩的美丽乡村,日日迎来千万游客,但是,依旧有人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他们应该被看见。
一段话之下,便是她发布的小视频。
在这个视频里,能看到几乎两个极端的华国农村。
有的小乡村,早早发展了起来,成为了古香古色旅游古镇,或者规划齐整的乡村综合体,风光入画,田园美墅,在国家的扶持之下,已经率先将贫困彻底甩掉。
当然,也有更多平凡的小村落,人们就着悠然缓慢的生活节奏,平平凡凡地生活着。
但更多的是,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不为人知的小乡村,依旧生活在贫困之中。
人与牲畜共同居住的房屋、没有学校的小村落,大山深处重重泥泞的山路,面对镜头眼里胆怯的孩子……分明还是孩子却已经成为几个孩子母亲的少女,以及建造在悬崖之上的茅屋……
鲜明的对比,看得人心情沉重,也让更多眼界浅薄的人,看到更多看真实,更全面的乡村图景。
那里有贫穷,但也不全部都是贫穷。
那里还美丽,但也需要更多的美好去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