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这样的。
崔家这边急着将崔忘忧嫁出去,正好不再管。而崔忘忧自个也想嫁,嫁到夫家,总比寄人篱下的好。再说石家那边,石夫人跟石老爷怕石二公子又出什么幺蛾子,再才想快些娶亲。
毕竟是陛下交赐的婚事,还是早点完事的好。
石家跟崔家都急,于是,便定在了三月后。
定下日子后,崔大太太便将这事跟崔忘忧说了,崔忘忧自然是欢喜的。
只是,这嫁妆之事,崔忘忧心里没底,又过来问崔大太太了。
崔大太太道:“难道我没同你说过,你这嫁妆,由我置办,老夫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这事便交给了我。”
“多谢大夫人。”崔忘忧听到这话,满是感激的站了起来,对崔大太太鞠了一躬。
崔大太太将崔忘忧扶起,“你啊,只管学好规矩,高高兴兴嫁人,其他的事你不必操心。”
“是。”崔忘忧眼中满是欢喜,然后高高兴兴的回了海棠院。
崔大太太说了半天话,有些累,便叫丫头给锤背,刚眯了一会,就听下人又传来一个消息:“大夫人,有一个叫傅的人说要见您。”
崔大太太慢慢睁开眼睛,“长什么模样?”
“是个姑娘。”
“不见。”崔大太太又闭上眼睛,将人打发了。
“是。”
—
崔府外。
一个姑娘带着两个丫环,正在张望着。
过了一会,崔府的大门开了,门房出来,说道:“姑娘请回吧。”
那姑娘急道:“可说了我姓傅。”
门房道:“说了,大夫人不见客。”说着,便关了府门。
那姑娘气得直跺脚。
她身边的两个丫环小声问道:“大姑娘,要不我们先回去吧。”大姑娘非要来,可这是什么地方!是相府啊!
傅家二夫人跟相府的大夫人是姐妹,可这跟她们姑娘又没什么关系,没有傅家二夫人带着,这相府的大夫人怎么可能会见白身出身的大姑娘呢?
丫环们早就知道这个道理,可她们怎么劝都没用,大姑娘一心要过来。
这个大姑娘正是傅玲。
那天她瞧见了崔时仁后,便惦记上了,尤其崔时仁是姓崔,有一个当内阁的祖父,傅玲一门心事想在京里找个好亲事,于是,便盯上了崔时仁。
崔时仁只比她大两两,出身又好,而且,那日与她说话时,眼中并没有半分嫌弃,于是傅玲便生了几分心思。
在京城这半月,她们傅家人也算是认清了自己的身份,当官的二叔没了这后,这真是寸步难行。(其实,她并不知道,就算当官的二叔在,在这京里,大官当道,权贵极多,他们这傅家还没什么看头。)
来到京城后,傅玲她娘也想她说门好亲事,可瞧来瞧去,不是商户之子,就是平头百姓,还不如之前在州府时看的人家。
这会,傅玲的娘已经写信去了州府,大约是想通了,想将女儿嫁回去。
这会,只等着来信了。
可傅玲见到了京中的繁华,知道娘的打算后,又有些不甘心了,她想着,若是她与崔家大公子能像话本中说的一见钟情,或者,日久生情,那她就……
于是,她便来试试了。
谁知,到了崔府,连大门都进不去。
傅玲不甘心,又让丫环去敲了门:“小哥,劳烦你再去通传一回,是大夫人的亲妹子让我过来的。”说着,往门房的手上塞了几块碎银子。
门房的笑开了眼,“好咧。”
便又去通传了一回,可惜,依旧是不见,而且,主院那边还生气了,“若有第三次,这门房该换人了。”
门房的人是黑着脸回来的,将碎银还给了傅玲,把人一推,“赶紧走。”说完,把府门重重关上,任傅家丫环再怎么叫,也不给开门。
傅玲怏怏的回去了。
刚回傅家,就听二婶在跟她娘吵架,“好啊,亏你还是二郎的亲大哥,亲大嫂,瞧瞧,二郎死了还没一个月呢,你们就开始说亲,你们还有没有良心啊!”这是傅夫人的声音。
“我家玲儿都十六了,这会不说亲,难道像你闺女一样,等到十八啊,”这是傅玲她娘的声音,她娘姓张,称之傅张氏。“到了十八,就算你家芷儿再生得貌美如花,只说不到什么好人家了!”
“我家芷儿就算十八说亲,也比你家玲儿说的亲事好,”傅夫人扬冷笑,“芷儿有当官的舅舅,你们有什么?张氏,你家老子娘是田里刨食的,这会买了地,也不过是地主罢!”
两人越发吵得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