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罗明诚在做太子的时候,被教育得还是挺好的,只是被太后宠坏了脾气,其实他一点也不愚笨,假如当初能好好跟在父母身边好好教养,必能长成比诸罗四十七世更加出色的帝皇。
诸罗四十八世正式登基后,打算大展拳脚,将他父皇母后以前的梦想一一实现。但是却发现,自己做太子十六年与皇甫家族的亲密来往带来的恶果逐一显示了。
他父皇当年一心励志图治,想撬动皇甫家族对皇族的影响力,所以当初才会拼命打压皇甫家族,但是自从太子跟着太后养后,皇帝做的一切努力又被抵消了。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他亲近皇甫家族,其他臣子就不得不衡量了,为了日后的利益,趋附皇甫家族的人更多;也有的表面上亲皇族,但是暗地里与皇甫家族藕断丝连。
新皇登基后,连续颁发了三个旨令,都被皇甫青云挡了回来。皇甫青云利用手中的职权,架空了新皇。诸罗四十八世本来就不满皇甫青云出手毒死自己的父皇母后,与他关系越来越紧张,奈何他也知道自己目前实力太弱,无法与之抗衡。新皇变得开始亲近先帝先后给他准备的辅政大臣,在后宫,新皇与皇后相敬如宾,最宠爱的还是贵妃伏灵仪。
新皇登基后不久,皇甫青云就逼着他将三皇子明祯封为青王,让其分封出宫住,丽太妃也跟着青王一起到王府养老。青王搬出皇宫后,皇甫青云即刻另派了手下的护卫去保护青王。
皇帝看在眼中,心中自然警钟大响,他想起自己父皇母后皆是被皇甫青云毒死的,如果皇甫青云觉得自己挡了他的路,只怕也会想法害死自己,然后扶持青王上位,青王是皇甫青云的亲外孙,到时候,整个皇朝只怕要易手给皇甫家族了。
四大边境的四大家族,一向对中都事务袖手不理,而且就算自己号令四方勤王,只怕远水解不了近渴。
因此皇帝与皇甫青云更加疏远,在宫廷中也愈发不愿意亲近皇后皇甫氏,太皇太后忍不住向自己弟弟埋怨了几句,皇甫青云笑着说,“反正不管他怎么折腾,也不会有孩子的,雪如那个孩子地位牢牢固固的,日后太后那个位置是丢不了的。”
太皇太后骇然,再一联想到朝廷的事情已经被自己这个弟弟把持着,便明白了几分,长叹一声,再也不管外事,整天在永寿宫佛堂中念经礼佛。
其实太皇太后也自觉无颜面见自己自幼养大的皇帝,对于皇帝的疏远并无半点怨言。对于皇帝宠贵妃而冷落皇后的行为,更是懒得管。因此,皇后虽然掌凤印,但是实际上掌管后宫的却是贵妃伏氏。
伏灵仪聪明伶俐,自然知道皇帝的窘况,她借口宫中大批宫女已经年纪太大,再留在宫中服侍,未免有点违反人伦,便做主将这些宫女放出去自幼婚配,然后再选了一批年轻的宫女入宫。通过这个方法,帮皇帝拔掉了不少各方埋在宫中的暗棋。
皇甫青云也懒得去管后妃这些事情,反正旧的棋子出去了,再在新入宫的宫女中培养即可,伏贵妃这次的清洗并没有触及他在宫中布置的重要棋子。
登上皇位后,皇帝开始经常想起自己的二皇弟,当初还是太子的时候,很是嫉恨自己的亲弟弟得到父皇母后更多注意,但是自从自己做了皇帝,换位思考后,便明白了父皇母后当日的用心良苦。
他开始动用诸罗皇族的暗卫力量以及自己母后的暗卫力量去寻访自己的二皇弟的去向。还在暗地里派了一队远征军外出寻访自己二皇弟的去向。
这些其实都瞒不过皇甫青云的耳目,但是他也想尽快找到失踪的皇子明华,否则如鲠在喉,总觉得有一个敌人在暗处偷窥着自己的行为。
于是皇甫青云便不阻止皇帝的行动,只是暗中派了人手吊着那队远征军,这样如果那队人马找到二皇子明华的消息,皇甫青云也能得到一手的消息。
为了方便行事,皇帝将伏贵妃的哥哥伏令辉调到中都,负责远征军的管理,协助远征军的统领训练远征军,务求皇家的远征军一直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