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曹公子,这田中稻子之所以有这般长势,真的是因为您的那个栽种方法吗?”有某村子的族老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渴望、和身后同伴的催促,小心翼翼、且恭敬异常地拱着手、躬着身子,对着面前的曹源开口道。
此刻,哪怕眼前的公子明明还没有自家孙子大,老人也不敢有半点一丝一毫的不敬。不是因为对方富贵人家的身份,而是因为对方年纪轻轻就能种出如此高产的稻谷。蓦然的,老族长的脑海里闪过自己小时候在私塾里夫子讲过的一句话:“…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先!”
见这位老族长开口了,其他老人们也都纷纷恭敬地跟着拱着手、躬着身子,期待地看着曹源。
“唉,老人家,不必如此、不必如此!”面对着这一群老者们这般的恭敬,曹源一时倒有些不适,忙扶起最前面的那个族长、坦诚地开口道:“是这种栽种方法的原因,但也有其他的注意事项。”
真是这移栽秧苗的缘故!
闻言,众老者们意料之中感慨、又意料之外的震惊。
紧接着,排山倒海的思绪涌上这些老人们的心头。若是自家田里也有这样的产量,不、哪怕一半,他们又何至于常年吃不饱、日子过得紧巴不说,甚至还要卖儿卖女地换取粮食。
心里面怀着憧憬,老人们对视一眼也提出了心中的疑惑:“那敢问曹公子,这秧苗移栽过后不是伤了根系吗?怎么还能长得更好。”
涉及到自己的专业,曹源也不藏私,忙笑着开口道:“不能这样看,部分的根系虽断了,可也促进了更多的根系生长出来。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延长这时期秧苗的恢复返青期,以此达到促“三早”的效果。”
“促三早?”什么东西?老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实在没搞懂曹源这句话的意思。
“哦!”知道自己是不自觉地带入了李元宁简便式说话方式,曹源忙又仔细地解释开来:“就是促使稻秧早发展、早分蘗、早齐穗。这样……”
瑾成帝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试验田中央,一大群人正围着曹源、听着他讲解着什么。
那场景、远远望去,仿佛求贤若渴的学子正聆听着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学者大儒在传课授道般屏气凝神、全神贯注。
站在人群的外围,听着身侧百姓悄声耳语、及前方不时传递出的消息,瑾成帝的眼里,全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四石半、七石、九石!
有了上次御书房中郑健和的普及,此时的瑾成帝哪里还不知道,这样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曹源!这个曹愣子!他做到了、真的做到将粮食的亩产量翻了三番多,甚至四翻!
一时间,这个老成持重的年轻帝王、背在身后的手都忍不住微微有些颤抖起来,心驰神往的同时、更有种霸气冲天的自豪。
这样的技术若是传播下去,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东陵在不久的将来,人人可以饱腹、再无饿殍饥荒的同时,也开创着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