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殿下察觉了他们的监视,继而将那些吏目偷偷引到了其他地方?
几位尚书一脸不解,皱眉看向刘健,等待着他的继续。
刘健深深吐出一口浊气,一脸苦涩的继续说道:
“可是让本官没有想到的是,在这般严密的监控下,殿下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皇宫!”
“不仅仅是皇城外围那些监控的吏目没有看见,就是几处城门的吏目,对此也是毫无察觉,起初吾等还以为,殿下这是放弃了出征大同的念头。”
“可是后续听闻虎贲军已经离京的消息,而且还是在晚上偷偷离开的京师,这般反常的举动,让本官引起了怀疑,所以,为了防止有意外发生,本官和李公就直接进宫,请求觐见太子殿下。”
“那时候的殿下,早就已经离开了皇宫,吾等觐见的请求,自是不可能得到应允。”
“但,太后娘娘还在啊!所以吾等转头就开始请求觐见太后娘娘,也正是从太后娘娘的口中,吾等方才得知,殿下已经离开了京师的消息。”
“后续的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本官假装装病,然后朝着大同追去,而李公则是在京师主持大局,尽量不引起朝堂的哗然,而现在来看,吾等应该做的都还挺好。”
刘健说到这里,目光朝着一旁的李东阳望去,互相对视一眼的两人,尽皆都是苦涩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
也是直到现在,几位尚书方才明白了前半部分的来龙去脉,明白了两位阁老的不易,对于自己之前产生那般误解,更是感觉自残形愧起来。
不过。
就如刘健没有弄清楚一般。
几位尚书对于殿下离开京师的方式,也是好奇万分。
皇城外围有监视,城门还有监视,这般情形之下,殿下不应该无声无息的离开才是。
可又是什么办法,能绕过这些吏目的监视呢?
难不成。
这皇城真如民间传言的一般,在那里面有暗道直通宫外?
几位尚书思前想后,貌似也就唯有这个猜测,才是最为可能的存在。
要不然。
根本无法解释。
殿下到底是如何跑出宫去的。
与此同时。
刘健在稍稍停顿之后,继续说道:
“本官一路马不停蹄,直接奔着大同前去。”
“当然,那时候的本官,也是凭着猜测过去的,毕竟鞑靼兵围大同,殿下若是去的话,那大同也是他最可能去的地方。”
“结果自然是不出所料,等到本官赶到大同的时候,得知殿下真的在那里。”
“接下来见驾的事情就不说了,就说说你们一直关心的战事吧。”
刘健轻轻呼出了一口浊气,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后,道:
“按着本官所打探到的消息,一切就如之前这名驿卒所言的那般,王勋在得到殿下的旨意后,就开始做好了出城迎战的准备。”
“至于那时候的殿下为何会在城外,那是因为殿下在最初的时候,根本就不是直接到的大同。”
“他率领着五万虎贲军,先是到达了阳和口,并在那里直接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