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谢林摆摆手:“此事蹊跷,再等几日看看。”
肯定的是,施粥的人绝对不是他们谢府,对方打着谢府的旗号到底想做什么?是安王的人还是其他人?如果是安王,莫非留有后手?若说是其他,眼下能出得起这么多粮食的,到底又是什么来头,又想干什么?
无论如何,此事都不能轻举妄动。
谢府放粮施粥的事情,当天便以风的速度传遍了全京城。一时之间街头巷口谈论的都是此事,八皇子府上自然也收到了这个消息。
安王“啪”的一声摔碎了手里的瓷杯,面上虽然还是含着温和的笑容,仔细一看,便看的那嘴角的肌肉都在微微抽风,显然是气的不轻。
“好一个谢林!”他冷声道。
幕僚到你:“殿下,消息怎么会泄露出去,难道府里出了内奸?”
安王冷笑一声:“还能有什么原因。谢林竟然留了这一手,真教我大开眼界!”他本来想衬着这个机会上折子提出要谢林拿出府上粮食赈灾,再由他的人在一边跟着帮腔,此刻国库亏空,皇帝心急,自然会答应。谢家削弱了财力,日后自然好对付的多。而他提出这个法子,也能得了皇帝的欢心,朝野中呼声也会升了不少。
如今谢林主动提出施粥,虽然看着谢家的财力与他计划中还是会一样削弱,可是对于他的意义却是千差万别!谢林这么主动识趣的施粥,不仅得了皇帝的赞赏,还会在百姓中立起更大威望。
表面上看着势力是削弱了,其实一点未削弱,反而增强了不少。而这事没有他插手的机会,就是百忙一场,可惜了这大好的时机!
“谢林怎么会想到主动赈灾?”幕僚道:“他向来脾气又臭又硬,谢家积攒的几代家财就这么败光,怎么狠得下心?”要将自己积蓄了几代的银钱全部捐出去,实在是需要很大勇气。
“他倒是很有魄力。”安王赵怀瑾道:“却更加留不得了。”连这样以退为进的法子都想了出来,谢家几代朝臣,而且还有那谢氏一族为后盾,果真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扳倒的。他倒是从未想过是其他人打着谢林的旗号施粥,毕竟现在粮食比银子还贵,没人会舍了这么大一笔银钱为他人作嫁衣裳。
“殿下,那府里的内奸……。”幕僚迟疑的问。
“能在我眼皮底下给谢家传消息,自然不会那么容易被揪出来。全部杀了,换一批。”他道。
“殿下,”幕僚大惊失色:“这都是精心挑选出的人。”培养每一个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就这么全部杀了实在是太不划算。
安王不为所动,脸上是冷酷的笑意:“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杀了。”
京都侍郎谢林自掏腰包散尽家财也要救济百姓的事情,以极快的速度传到朝廷之上,皇帝自然是满意的不得了。
谢林这么一做,就令皇帝有了别的由头要求其他官员,于是朝中上上下下的官员都出了一笔银子填补国库空虚。谢林得了个口头赏赐,在民间也成了一桩美名,瞧着倒是没有吃亏。
施粥的人果如所说的那样,每日一大早便到了城中给百姓施粥,有了稳定的食物,京城中打家劫舍的流民也少了不少,一时间太平很多。谢林对施粥的事情没有否认,也没有亲自去过施粥的地点,一直这么相安无事的过着。
也正是如此,百姓便也就认为是谢家的恩惠,不由得又感激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