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村里祭灶王爷的日子。传说灶王爷要飞上天宫跟着玉帝报告民间的疾苦,是否风调雨顺大丰收,还是颗粒无收等等。为了防止灶王爷告状,整个上谷村的村民几乎在天儿还没亮,鸡还未叫的时候,便早早地起了身子。彰显着一年到头的勤劳本分。
林清然睡的正香,迷迷糊糊间,便被张氏塞在嘴里一块灶糖,甜滋滋的,咂巴下嘴儿,嚼着也很好吃。
“姐,起了。”霞儿率先坐起身子,胖嘟嘟的小手揉着眼睛,转过身,睁着迷离的睡眼,张嘴跟着张氏要灶糖吃。
张氏笑笑道:“本想着叫你俩多睡一会儿,可是今儿是腊月二十三,得早早地收拾收拾。”
林清然听了娘亲的话,艰难地从炕上爬了起来,眼中带着几许茫然。“娘,不是整日扫房的,咋今儿还要特意扫?”
还搞得这么隆重。听着外头的声音,估摸着家里人,村里人都已经起来了。
“今儿才是真正扫房的日子,要打扫地彻底,连院子,小道儿都要仔细地扫着。”张氏取出小片红纸,抿了抿唇,照着铜镜瞧了瞧,精神气色都是极好的。这些日子的调理,她的身子也舒坦不少,加上心里头高兴,更是没灾没难的了。“桌上有灶糖,你俩一人一条。”
“哦,哦!要过年了!”霞儿高兴地拍着手,瞧着村里家里年味越来越浓,又是激动又是高兴,小孩子对于过年自是比大人有很多的憧憬。加上农村过年比较好玩,就连林清然也十分好奇和期待。
“我俩这就穿衣裳,帮着爹娘一齐打扫家里。”林清然站起身子,直直地伸了个懒腰,便拉着霞儿一同下地。忙活完了,便围着小桌吃灶糖,灶糖是爷奶屋里发的,都是老三领回来的,往年老三不咋管,刘氏便会从中克扣些,两个女娃只得半块,今年却是一人一条,管够吃。
“你们爹去帮忙了,咱们三留着打扫自个儿屋就成。”张氏眼中带着几分笑意,瞧着霞儿和然儿的时候多了几分说不出的温暖,这一天,要扫去去年的一切不如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正巧着他们老三一屋,日子越过越好,所以张氏将这些事儿做的特别仔细。不敢有半分的马虎敷衍。
霞儿和然儿跟着娘出屋,远远地瞧见村里的小孩穿着新鲜的冬衣,手里拿着糖葫芦,小果子,高高兴兴地到处跑着,嘴里还念叨着:“糖瓜辞灶,新年来到,穿新衣、戴新帽,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逗得林清然掩嘴笑着,头一次这样过年,心里头的新鲜感自然十分强烈。“来来咱家门口的对联贴上。”张氏忙忙活活,一边拿着糨糊,一边小心地掀起放在屋内桌儿上的对联。林清然伸手接了过来,瞧着用红纸金漆写的字儿。“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横批是:“四季兴隆。”
看起来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不过是讨个辟邪吉祥的寓意。这字儿也不甚好看。张氏瞧着清然端详着对联,便笑呵呵地开口说着:“你爹一早拿来的,说是村里教书先生给写的,这不,正好贴咱屋门口。”
“娘,霞儿帮你抹糨糊。”说着林清霞搓了搓自己的小手,拿着木头片子,伸进浆糊盒里一点点地搅和着,然后荡了一下,才将木头片子拿了出来。
“姐,这个是上联,来,抹上!”霞儿清脆的嗓音格外好听,趁着新年的氛围,带着几分浓浓的喜气。
林清然拿着对联,小心地扶着,由着霞儿在背面抹浆糊。瞧着她仔细的模样,倒是跟着冒失的性子不怎么相符。
“瞧瞧,霞儿全认得。”张氏说完放心地扫着院子,不一会儿,清然和霞儿便已经将对联贴好了。又拿着那些个装点的物件,打算一个个的挂上去。不仅贴了对联,还贴了门神。
“瞧瞧,还挺能干。”张氏这边扫完了屋子和院子,便看着两个丫头忙活,等着她们也忙完了,这才出声唤道:“跟娘去灶房去,今儿晚间要蒸年糕。”
“是不是还要供杂粮,点香呀?”林清霞自然地伸出手,攥着张氏的手,又欢喜地瞧了眼一边安静的姐姐。
林清然也好奇,她在现代还从来不知道过年有这么多的说道,很有意思。这祭灶就得折腾一小天儿吧。
“还得放炮和烧纸钱呢?等晚间咱家人都聚一块再说。”张氏笑笑。收拾完自家的小屋和院子,便带着两个小的朝着灶房走去,远远地瞧见大伯、二伯、爹爹正在扫着大院,甚至都解了冬衣,估计是热的。
“爹爹!”霞儿和清然异口同声,脸上带着几许温柔笑意。“我们跟娘亲做年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