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咨与范浱拜过范宽,闲暇之下,便与范宽闲谈起来。陈尧咨言及这些时日在书院所见所闻,范浱在旁不时的添些话语,倒也闲趣之极。
范宽又是询言了些二人在书院进学之文,又是对陈尧咨的书画之疑惑之处,也详谈细说。陈尧咨谈起这几日见闻,又是言及要范浱回府请范大人的事,范宽也是点头示意。
范浱不禁疑惑起来,道:“我与嘉谟并无多少嫌隙之人,可此事之奇异,也如此巧合,不得不让我二人有此所想。此中必有蹊跷。”
范宽微微含笑,捋了捋胡须,笑道:“此事一出,州府衙门便如此神速,此人必是与州府有着莫大关系。由此可想,你二人当要小心防范。此事既有其一,便有其二。”
陈尧咨点了点头,他也知晓此事并未就此完结。但仅此之时,也不能有何更多线索,只能小心防范便是。范大人也是提醒他而已。
范宽见他二人心中有些沉重,知晓他二人不免心悸,便岔开话语,笑道:“此时已是霜降已过,嘉谟今岁得中解元,可要进京探亲?”
这汴京一别已是几个年头,遥想当年进京之时,才是总角之岁,而今已是功名在身,如今深感时光如斯。陈尧咨点了点头,回道:“父亲前些时日已是传信过来,娘亲也捎来些衣物。如今二哥外地为官,大哥也是闭门苦读,家中自是冷清了不少,娘亲倒是更为期盼。”
范宽捋了捋胡须,笑道:“即使如此,贤侄理当进京一回。而今已是将入冬,自古蜀道之难,入冬尤甚,贤侄还是早作准备更好。”
陈尧咨心中也有哦暗算,随即回道:“此事小侄已是在做打算,父亲派人捎来书信,提到娘亲想这蜀中山水,更是思念这巴蜀红薯。小侄盘算,在如汴京探亲之前,便回南部县一回,也好为娘亲捎去些红薯,要好早些进些孝道之意。
范宽闻此,皱纹黄宽之面上泛起些微微之笑意,捋了捋胡须,笑道:“贤侄始终不忘为人子之孝道,实为可嘉。既是如此,便可捎信回南部县,也好早些做好这进汴梁准备。”
范浱见他要进汴京,不禁来了兴致,急忙的道:“嘉谟,你可不知晓,这汴京可是好地方。这勾栏瓦市、酒肆林立,那里的鞠城可是比咱们这成都府大的多了,蹴鞠高人更是多不胜数……”
范宽见此,不由得瞪了他一眼,呵道:“你可知晓别的事?”范浱见此,咧咧嘴,不在言语了。
陈尧咨见这贺山说的兴奋,笑道:“不瞒范大哥,这汴京城,小弟倒是去过一回,那汴河两岸,可真是一派繁华,帝王之气,真有些流连忘返之意。”
范浱却是不知晓,见他说了出来,不觉讪讪而笑,道:“这倒是不用我多说了。”范宽见他这般,也是不禁的笑出声来。
陈尧咨拜过范宽,便来到小院,这些时日不见,小院虽是清净之极,却也打扫的一尘不染。陈尧咨走进自己的小屋,看了看那些自己的书字,卷着的画卷,文房四宝已然整齐摆列,那些湖笔更添滑润。
陈尧咨看了看这屋子里的一草一木,心中不禁涌出几多的思念,这些年他多是奔波在外,却是处处皆有家之温馨,这皆是那俏丫鬟秋蓉的苦心了。
陈尧咨心下沉思,提笔写下几句小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正是沉思之间,却是屋子进来一人,不是秋蓉是谁。
只见她身着素衣,罗裙之下,娇身纤腰,手中却是拿着一些书字,往屋子走来。看着那熟悉写字的身影,顿时呆在了那里,手中的书画“砰”的掉在了地上。
陈尧咨听闻身后传来声响,转身一看,只见一张俏颜如花般的俏脸,粉光若腻,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正是这俏丽的丫鬟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