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敏收拾完鱼,走到后院的菜地里,摘了些葱和白菜,总体来说,菜品简陋,调味简单,器具不全,顾敏颇有些无从发挥的感觉。好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做些酱和酱菜,那酱咸香,来烧鱼倒还可以。可惜油少,不然鱼炸一炸再烧会更好吃。
做了鱼,顾敏问二奶奶要了些豆面和白面,掺和着做了几个软乎乎的饼子,配浓浓的鱼汤,刚刚好。
“阿遗做什么,怎么这么香?”二奶奶有些好奇的走了进来,“平日里做鱼都嫌腥气,今儿做的到闻着还好。”
顾敏傻乎乎的笑着,“奶奶,马上好了。”撒上一把小葱花,倒出了几分香味儿。
晚餐的时候,齐嘉终于走了出来,不再窝在自己的房间里了。顾敏再次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小丈夫,年纪不大的原因,才一米六到一米七之间,非常的瘦,脸倒是不黑,就是带着几分青色,到底是营养不良。
看着齐嘉,顾敏想到了自己的弟弟,不由得有些心疼。顾敏盛了一碗鱼递给齐嘉,脱口而出的嘱咐道,“你多吃些,你看你瘦的。”
这话说的过于自然,以至于没有其他人认为不对,只有齐嘉抬头瞪了她一眼,随即红了脸,颇有些小孩子的傲娇。
“阿遗的手艺真好,这鱼真好吃。饼子也软乎,有滋味。”二爷爷感慨道。
赵氏看着齐嘉,若有所思道,“阿遗改明儿再去抓两条鱼,趁阿嘉在家,给他补一补。”
顾敏未觉有什么不对,忙点了点头,倒是齐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娘,不用,村口小溪的鱼哪有那么好抓的。”
二奶奶道,“他娘,要不咱们杀只鸡吧,那只老母鸡已经不怎么下蛋了。还不如杀了给阿嘉补一补。”
家里好像就一只鸡,怪不得记忆中很久没有鸡蛋的味儿了。想到鸡蛋,顾敏又开始得劲了,好想吃鸡蛋。
赵氏点点头,转头又对顾敏道,“前些日子从镇上拿回来的荷包可绣好了?过两日我去卖布,随便再去接点活。”
顾敏这才想起,原身好像是会些刺绣的,绣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整个甜水村也算是数的上的。
“娘放心,我已经绣好了,待会儿就拿给您。”顾敏乖巧道,心底却在狂躁,果然童养媳不是这么好当的,砍柴挑水,刺绣做饭,都得干,简直就是压榨劳动力啊。不过原身究竟是什么人,怎么不仅会些功夫,还会刺绣,好像还识字。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识字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估摸着原身的家境不差,只不过家道中落……
吃完饭,齐嘉又回屋了,顾敏抱着荷包到了赵氏屋里。赵氏正把织好的布收整在一起,见了顾敏,招呼顾敏坐在一旁。
“阿遗,娘也不避讳你,阿嘉读书要花钱,咱们家里没什么进项,二爷爷年纪大了,两亩水田老人家要养老,要养家里一家老小,能花在阿嘉身上的有限。其他就只能靠咱们娘俩了,我织布,你刺绣多少能挣一些。只是辛苦你了。”赵氏拉着顾敏的手,絮絮叨叨。
顾敏到对赵氏刮目相看,这是在对童养媳做思想工作,一起供养大学生的节奏呀。顾敏忙道,“娘,那日后您多接一些绣活儿,我多做一些,娘,您别那么幸苦。”
赵氏满意的笑道,“等阿嘉读书读出来了,咱们日子就好过了。阿嘉那么聪明的孩子,才三岁就知道蹲在村里私塾旁边,跟着大人念书了,但凡听上一遍,嘉哥儿都能背下来。刘夫子也说,阿嘉的天赋极高,若是不供他读书,实在是埋没了他的天资。”
原来齐嘉从小就是个天才儿童,怪不得小小年纪就能考上童生。古代的科举制度极其严苛龟毛,能够熬过来的人,都是心性非常坚韧的人。
“等阿嘉考上秀才,娘就让你们正式成亲。”赵氏看着顾敏道,“你年纪也大了,不能一直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