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不用交银子,也就是信王府没有错,既然没有错,那还传个什么圣旨?
太监听了苏浅心的话,眼珠子转了几转。
他明白,信王妃的话很饶舌,一旦不注意就会被陷进去。
而一旦陷进去,信王妃就可以把局势反过来,找个借口,他就完蛋了。
于是,太监急忙说道,“不不不,当然必须要交了,皇上说因为造成了老百姓的损失,必须补偿。”
太监根据皇上的意思,一再强调信王府的罪名。
可是,苏浅心根本就不吃这一套,反驳道,“我们家王爷远在前线,一心为国,京城哄抢米粮应该问罪京都府。至于我们信王府愿意拿出这三十万两白银,那也是为了救济灾民罢了。”
太监也明白,哄抢米粮,应该责罚不法分子就对了,错误地责罚信王府,这八竿子打不着吧。
不过,他是代表皇上的,是来执行皇上的命令的,明知道不对,也要无理闹三分。
于是,他又继续苦口婆心的说道,“信王妃,事情的发生明明就是信王爷失踪之事造成的,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传信王府的旨意,居然这么辣手,怪不得别的太监都往后退!
他本来是要出出风头,打算在皇上的面前立一功的,谁料想,居然是个倒霉的差事。
想到这里,太监就一窝子恼火。
“公公说的没错,要想刻意扭曲事实,也就只有违背着良心这么说了。”
苏浅心的心里明白,不管怎么样,只要不接旨,就没事,一旦接旨,就是自己承认犯了错误。
太监的嘴动了动,还要说什么,可是,苏浅心又说话了。
“我家王爷在前线,生死未卜,为大阑国而战斗,哪里有空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根据本王妃掌握的信息,这次京城的许多官员可是赚的金盆满满的,一开始就勾结粮商抬高物价,直到最后,老百姓没钱买粮,就发生了哄抢的事件,难道你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吗?”
“别说是你们了,就是三岁小孩也知道这件事情。”
太监听了信王妃的话,脸色发红。
其实,他也勾结了粮商参加了哄抬物价的暗中勾当。
信王府的消息太灵通了,居然把内幕说的一清二楚。
我的娘啊,就是做了太监也不安全啊,此事万一被皇上知晓,脑袋就搬家了。
“信……信王妃,你的话奴才没听懂!”
太监急忙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原来趾高气扬的态度,立刻就低落了下来。
他虽然说混迹官场才几年,可是也见过不少倒霉的官员被砍了脑袋,他自己可不想也落个脑袋搬家的下场。
况且大阑国有个残酷的规定,一人犯罪,活灭九族。
他虽然是个太监,可是家里的人也不少,都跟着他沾了不少光。
其中他的一个亲姑姑,就是京城面首院的一个老鸨,平日里让瑞和公主到那里享受了不少,一旦连累了她,自己可就没靠山了。
太监手里拿着圣旨,立即苦着一张脸,这可咋办?
明摆着,信王妃不会接旨的,他要是强行把圣旨塞给信王妃,信王妃依仗信王爷,到时候把勾结粮商的事情抖露出来,事情就闹大了。
他忽然想通了什么,信王妃再厉害,也是女人,女人都是心软的,求求信王妃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