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潢年纪还轻,听说宋氏要等明年才愿意嫁女儿,也没放在心上,只说他同意宋氏的做法。
宋氏坚持,端木潢自己也不着急,郭氏接下来就将所有心思放在端木轹娶亲这件事上。
在此期间,也有人说苏喜璎的身份太低,根本配不上端木轹这位护国公府的嫡公子。
对此郭氏只是笑着说苏喜璎是个好姑娘,她很喜欢她,只恨不得立刻将人娶回家,这才将婚期定在年前。
俗话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儿好过年。
听到郭氏这话,大家也只打趣她太宠小儿子和小二媳妇儿了,小心大儿媳妇儿吃醋。
对此郭氏早就和端木镧家里的苏氏通了气,一点都不怕她吃小儿媳妇儿的醋,笑的无比畅快。
苏喜璎的婚期定了,张氏除了给她准备一应嫁妆之外,就是忙着苏喜瑾和赵家二郎的婚事。
眼看着两个女儿都有了好的归宿,张氏又开始担心起两个儿子的婚事。
说起苏喜嵛,他这个做大哥的今年都十九岁,媳妇儿的影儿还没有,妹妹们就要出嫁了,张氏这心里着实有些不舒服。
张氏在京城之中认识的人有限,一时间也找不出合适的姑娘,再加上苏喜嵛自己也说要等明年会试之后再定亲,她最后将目光落在小儿子苏喜熠的身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氏和周围的邻居越来越熟悉,渐渐认识了不少同龄人。
这天张氏出门时遇到一位十分热情的赵夫人,听了她的苦恼后,直说自己夫家有个隔房的侄女,人长得漂亮,还会绣活,今年十六,直到现在还没婆家。
这可真是想睡觉了就有人送枕头,张氏和那位赵夫人越来越亲近,甚至还约好了三天后两家人一同听戏。
苏喜熠这些日子每天下午都要来霄王府教安儿和平儿功夫,一点都没察觉他母亲的心思,当他听说要陪着母亲去听戏的时候也没多想。
张氏和苏喜熠在戏院走廊上遇到领着同样来听戏的赵夫人和赵姑娘。
赵家那位侄女长得确实不错,张氏一眼就相中了,奈何苏喜熠这个二愣子根本没往那方面想,对着那姑娘和赵夫人只是笑了笑就离开了。
这一面见的时间虽然短,好在两个年轻人也算是见了一面,张氏对儿子的匆忙离开虽然不满却没说什么,约赵夫人和赵姑娘去他们约好的包厢听戏。
相比苏喜熠的不在意,那位赵姑娘对他却很有好感,听着张氏和赵夫人在那里夸着彼此家里的孩子,只羞得脸颊通红,却没开口阻止。
看着侄女这反应,再看看张氏对着侄女笑的那么温和,赵夫人就知道这桩婚事有门。只是她毕竟不是赵姑娘的亲生父母,双方又约定三日后去城外的大佛寺上香,到时候两家人再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