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在徐骁的记忆之中,是后世一位诗人所创造的,并没有那么出名,可是却是难得应景今天情形的一首诗。
诗名也很普通,咏煤炭。
不过徐骁既然拿这首诗借花献佛了,那肯定名字也要改一下。
徐骁略一思考,随后提笔在诗作的最上方题下了三个大字。
“赠曹公!!!”
曹王激动的脸色通红。
等徐骁落笔之后,立马爬在桌面上大声把全诗朗诵了一遍。
“好,好诗!”
“好一个赠曹公,哈哈哈哈!”
读完之后曹王脸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笑声经久不绝。
一旁的众人同时石化。
他们的心中俱都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此等佳作,真的是那个无恶不作的江宁四害,徐骁做出来的?
一时间人众官员神色怪异的盯着徐骁,心里暗叹,难不成此前他们都是受了世人的蒙蔽了,实际上徐骁并不像外面所说的那样,是个只知道败家,流连于烟花巷柳之地的纨绔?
若徐骁真是这种人,那他们岂不是连纨绔都不如了,要知道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整天抱着书啃的书虫。
虽然后来做了官,诗词方面涉猎的就比较少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官场经营和政事上面,不过底子终究还在。
此等佳作,他们一辈子读书,做过的诗也不少了,但没有一首能跟此诗相比。
“嘶~这臭小子,可以啊。”
“此诗虽然比不得他之前做过的那首咏莲诗,不过却也是一首上乘的作品了,他今年也就十余岁吧?若是日后能静下心来潜心学习,说不定日后可以和王丞相比拟了。”
李浔满眼惊叹。
若说当时文人之中,谁称第一,那肯定是当朝宰辅王安石。
王安石也是他们江宁生人,自从为官一来便一帆风顺,官位蹭蹭蹭往上涨,尤其是当今皇上把王安石引为知己。
偌大的宋朝全都交给王安石来管理,王安石的变法,在寻常人看来是如此的离经叛道,不符合实际,但皇上还是极为的信任他,把变法的权利交给了他,让他来实行。
他是当之无愧的,如今这个皇帝统治之下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更为难得的是王安石不仅仅是个合格的宰辅,他的文学水平也是大宋,乃至从古至今的顶峰。
出世以来,创出过不少比徐骁今天的作品水平还要高许多档次的传世之作。
这些诗作,就算是比起历来为文人称赞的前唐的李杜等人,也是毫不逊色。
李浔内心深处隐隐把徐骁看作了第二个王安石,由此可见,李浔对徐骁的评价有多高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个时代有多少杰出的人物?
可能被后世的人一直所称赞,所记在心里的也就那么几个,这些人真正做到了名垂青史,当朝的王安石肯定是这种人,在李浔向来徐骁如果能放下他心里其他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专心钻研文学,以他的天赋就算是后浪拍死前浪也不是不可能。
“嘿嘿嘿,曹王,小子今天没有准备,此诗也是随手即来,所以水准稍微差了一点,还往超王不要嫌弃。”
一口气写完之后,徐骁神色自若,开口向曹王自嘲了一句。
众人这才被徐骁的话给惊醒了。
对呀,光顾着惊叹徐骁的天赋了,却忘了此诗比起七步成诗的曹子建也不遑多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