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三婶面上的表情可是难掩的高兴。
天沐能够好起来,这事情沈天金做梦都在想,若真是能够这样,沈家便终于能够如普通人家一样开开心心地过日子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在秋日里眼看着就要最冷的那几日时,好消息却接二连三的在拢山沟村里传出来。
先是通往县城的路终于修好了,开通道路的当天,谢府的谢管家和许里正都参加了沈天金马车的第一次通行。
这是拢山沟村许多人这辈子第一次做上马车,而且还是如此特别的马车。
从今往后,不管是人还是货物,想去丰天县城再也不用搭半日的牛车,只需要准备十文钱花上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就能够舒舒服服地抵达县城。
许里正家中堆满了乡亲们送来的东西,即便是年纪这么大的许里正,也是第一次觉得,这实实在在是村里的百姓心心念念盼望的大好事。
纵然这件大好事并非是他促成的,可不管是谢府还是沈天金,都说他应该领这一份功劳。
沈天金不再做县城往返代买代卖的营生,可仍旧有许多百姓希望他去县城的时候,能带上自家的货物去卖,或者帮忙捎带些东西回来。
就算是加了脚钱,他们自己去县城都买不到价格便宜又好的东西。
自从不用起早赶忙地给乡亲们跑腿之后,沈天金也将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家中的小作坊上。
一来是三婶的小包子铺,天气逐渐冷了,总是在外面摆摊子也不是那么回事。
于是他就让谭瓦匠直接在街尾盖了一个简易的小屋子,里面还有能够生火的灶台,干脆就将三婶的生意另外搭了个屋子。
虽说这样要另外交租,不过冬暖夏凉,村中的乡亲们也都愿意过来。
陈氏那边则是在二叔做好了磨毛机之后,就开始了样衣的制作。
因为有了之前制作棉麻衣衫的经验,所以这一次做得可以说是又好又快,没有几日,大中小三件磨毛的样衣也就做成了。
先不说那些排队等着试穿的婶子们,陈氏拿在手中比量都忍不住试了试,最后沈天金答应她家中每人都有一套,陈氏才肯将样衣放下。
村里有些闲着的小媳妇和婶子们,都听说陈氏这个小作坊每日给工钱,四处打听着能不能也来做活计,一时之间还成了个人人想要抢着来的地方。
最后一件,二房的屋子已经翻修好,只剩下三房最后这一间屋子,整个沈家的大翻修也就算得上是告一段落。
谭瓦匠拍着胸脯保证,下雪之前不光是三房的屋子,之前许给沈天金的后院也都一并给收拾出来。
就这样,沈家人忙着赚钱,忙着生活,一忙就忙到了秋收的时候。
在拢山沟村,秋收可是大活计,比夏收更要忙上许多,几乎家中的所有人都要下地帮忙采摘庄稼,而这些庄稼,有些能够留存的就贮存起来,还有许多需要经过晾晒,研制等等方法,才能够顺利度过颗粒无收的冬天。
谢府的私塾因为秋收也特意休沐一段时间,贺先生的主张是,不能读无用之书,该下田还是应该要下田。
许端阳的家中倒是没有田,不过他特意跟他爷爷找了个说法,就说贺先生说的,要主动下田,自家没有田,那可以下别人家的田。
这个别人家,可不就是沈柳柳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