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二人出了王府别院,时辰尚早,并没有直接回梅山县,而是打算在繁华的锦官城逛逛,买些吃的玩的带回去给家人。
虽说梅山县离锦官城算不上太远,但是他们要想来一次,也不是说来就能来那般方便,总得找点由头讲与父母听,他们听了合理之后,得了他们的同意,方才可以出门。
这难得的机会,断然没有平白浪费了的道理。
扶桑在前世儿时的记忆里,对锦官城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唯一的感受就是从这里到京城,一路上有翻不完的山。
福喜带着扶桑和孟应钟两个孩子,愣是在那数不尽的高山峡谷之间,坐在马车上颠簸了两月有余,才走出群山,从此也就和孟玄英,孟玄月分离了。
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辞,要出蜀,就必翻山,没有捷径可走。
此刻看着远处天际,依然是山林耸立,将这里的一方平地,天然与外界隔绝。
蜀地的富饶,因山而育,大山如同天然屏障,把所有的大风大浪隔断在山的另一边;蜀地的灾难,也因大山而起,大山能隔断自然的灾害,却又成了恶人的庇护所,就如那山贼下山大肆收刮一番,深藏山中,便无迹可寻。
靠山吃山,如若万世太平,没有人祸,这一方百姓的生活,想必会一直安逸下去。
而挡得住天灾,拦不住人祸。
上一世,在京中扶桑也偶有蜀州消息传来,大多是些山贼作乱,河道长久不疏带来的洪涝之患,干旱之灾等等。
彼时的扶桑和时为六皇子的李津成婚不久,不受重视的李津连座宅子都比其他皇子小上许多,更没有一个像样的议事厅。
姑父前来商议对策,也只能和扶桑他们在那间小小的书房。
可就在那间书房里,他们为李津做出了很多关乎民生的决策,一件件涉及国之根本的解决方案,折子从府内的书房,递到了宫里的大殿之上,得到了皇上的赞许。
他们看着李津一步一步,从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子,走上能站在皇帝身边共商国是的太子。
扶桑也曾以为,她得了一位贴心的夫君,天下有了不可多得的明君。
可从古至今,最让人猜不透的就是人心。
等看清李津的内里,那时扶桑和支持他的人,已然追悔莫及。
往事如烟,心绪如麻。
“小九,我没有想到,照着你教我讲得讲了之后,姑父能答应得那么爽快。”
孟玄英的脸上全是欣喜之色,打断了扶桑那些往事涌上心头所带来的伤痛。
“小九,你说离王如果真让我去青城书院,我到底要不要去呢?”
扶桑被孟玄英抱着,看他一脸征求意见的模样。
“三哥,如果你想去便去,不想去找个理由推了便是,这件事你自己做主!”
“还有,你以后任何事都要学着自己去处理,不要老是想着我要你如何,我们不可能天天待在一起,不管你过些日子是在府衙学堂还是青城书院,很多消息我们并不能及时沟通。”
看孟玄英脸色有些担忧,扶桑又才说道:“三哥,你这么聪明,一定可以处理好可能发生的事情。再说了,即使你出些岔子,也无所谓,现在还没到不能出错的地步。”
虽说孟玄英现在已经基本是接受了扶桑重生的说法,也尽量把她看作一个大人,可如今这样被她一说教,难免还是有些面子上挂不住。
他嗫喏回道:“好,我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