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青城书院,孟玄英的脸色微变。
早两日,离王已经派人来告知孟玄英,邀请他到青城书院读书,这本是一件令人极为开心的事,可是又让人没有那么坦然的开心,因为青城书院不是说进就进的。
青城书院在蜀州是最好的书院,在全国也是排得上名号的。书院院长是当今世上另一位可以和周老先生齐名的大儒康老先生。
自打康老先生创办这青城书院起,就定下一个死规定,就算天潢贵胄来了,也不可破的规矩。
青城书院每年收生两季,春季和秋季,一季只收两人,且都需要进行考试,考试的题目由康老先生亲拟,试卷由他亲阅,纵是你官再大,钱再多,只要他老先生觉得你的文采见识不行,就算你摆出通天的身份,他不收你还是照不收你。
曾经也有伯爵公孙为此上折,想用皇权来打压康老先生。
而得知这件事后,康老先生只是对众弟子道:“生死自有定数,我今日之教学,只为朝堂选取心怀天下之人,以报效吾皇对天下的仁厚,康某人实不敢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在不可成之事之上。既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对吾皇,对天下最大的辜负。”
康老先生的话传进先皇耳,先皇不怒反喜,大悦:“得大家如康老先生,是我朝之幸事。”
那位上书状告康老先生的伯爵,被先皇一句:“德不配位”而削藩,从此康老先生的青城书院就成了众多学子最向往的书院。
当然康老先生也顾及皇家颜面,最后新增了一项“凡皇家所推荐者,可单独进行考试,每年至多一人。若学子达到要求,便可直接入院学习,不占两季招生之名额。
可是自从加上这条后,到如今也还没有任何一个推荐之人,可以进入书院的。
柳明看出了孟玄英的担忧,道:“三少爷切莫担心,既然王爷和离王都这般看好三少爷。想必三少爷的学识自然是不差的,再说康老先生现在还在外云游,要回到锦官城还需要上两三月,这两三月的时间,柳某一定尽全力为三少爷答疑解惑。”
孟玄英低头看了一眼扶桑坚定的眼神,这才屈身行礼道:“玄英先谢过先生,玄英定认真向先生讨教,定不负王爷所望,听先生所教。”
孟玄英读书的事,在这谈话间,也算确定了下来,那就是努力考进青城书院。
兄妹二人陪着柳先生在梅山县寻了一处房子,作为柳先生的临时落脚点。
虽梅山县和锦官城相隔不算远,但是也不敢让先生每日这样路上来回奔波。
原本孟玄英要交付房子租金,却被柳先生告知,亲王早就安排好了,还说若是三少爷和家人周转不过来,就去找他,亲王也给了一部分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见柳先生安顿下来,兄妹二人就先告辞了。
回县衙的路上,扶桑把柳先生的身世和经历讲诉一番,再把青城书院的来龙去脉告知一二与孟玄英。
这一来二去,孟玄英的心情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乐呵呵地说:“小九,被人重视的感觉真好!”
见他高兴,又想着孟玄英要考青城书院的艰难,心知他的压力比任何人都要大。
扶桑也不再多叮嘱什么,只是开心地笑道:“那是因为三哥有本事,你看我刚才让柳先生教我功课,柳先生都没答应。”
知是扶桑在打趣,孟玄英也笑道:“那是柳先生看出了,九妹的学识已在他之上。”
扶桑笑着摇了摇头,她可不敢这样想,虽上一世也得了个才女的名头,和柳先生这些鸿儒比,还是相差甚远。
至少在心胸上,就和别人差了十万八千里,何来谈学识在他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