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不可冲动。”
“皇上不必多言,摄政王一职当初设立本就欠妥当,皇兄将皇上托付于我并没有错,我们是叔侄。如今先君臣后叔侄,不论哪一点臣都会尽心竭力辅佐皇上。”
“今朝内局势大定,皇上也是一位贤明的君王,摄政王一职还设立却是有诸多不妥,臣附议撤去。”
白玉宸如此说道,皇帝有点骑虎难下。
之前因为心中对白玉宸的畏而茶饭不思,这才想到撤职一事。如今白玉宸赞同撤去摄政王一职,皇帝却有点不甘心。
“容朕再好好想想。”
白玉宸离开紫光阁时只觉得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如今撤去那个他觉得压抑的名头就好像卸去千斤重的石头,做个普普通通的王爷不好吗?
皇帝思虑再三最终还是选择撤去这个名头,这个可以让他心安理得的名头。
次日朝会上圣旨一宣读,众人皆惊。
一点征兆都没有的情况下就将没有任何过错的摄政王名头撤去,那将是灾难。
朝会过后有好多个老臣文臣都相继请求面见皇上,请求收回成命,这样做只会不妥。
可皇帝都一一谢绝,最后只有躲到皇后那里去混清净。
皇后早已预见会是这样的结果,白玉宸的存在是朝廷的定海神针,不是一个名头的存在与否决定的,那是他本人一点一滴功绩堆砌起来的。
先帝就是预见有个如此优秀却不在意地位功名的弟弟,才心甘情愿的将不怎么出众的皇帝托付出去。
因为先帝知道白玉宸会不顾一切的守住白家的江山,而不是觊觎皇位。
可如今的皇帝在白玉宸这位皇叔面前有些卑微,有些畏惧,不这样做他会坐立难安,茶饭不思。
“皇上,既然是皇叔自己要求的,那便不用如此烦恼。大臣们那边说清楚自会理解的,皇叔只是卸去摄政王的名头,可他依旧还是我朝的王爷。”
“朕也是这样想的,可这帮老臣一个接一个的上书朕要求收回成命,说摄政王的名头摆在那里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震慑。”皇帝突然站立起来。
怒道:“难道在他们眼中摄政王的名头都没有朕的一言好使吗?”
“皇上息怒。”
皇后见状跪下祈求。
皇帝一见皇后跪下,发出来的火也减了一半,伸手去扶。“皇后起来,朕不是跟你发火,而是那些大臣们,简直是不把朕放在眼里。”
“皇上您也要理解,这事突然,任谁都要有个接受的过程,这些天上达天听的事估计都会是请求皇上三思的事,皇上还是耐心为好。”
皇后仔细分析。
“让朕如何耐心,那这个顽固的老臣眼中只有皇叔,根本就没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中。朕就不收回成命,朕就要一意孤行,任他们上书去,朕一概置之不理。”
面对皇帝的这番言论,皇后暗自揺头。
适得其反了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才行。
皇帝言出必行,老臣文臣们的上书都堆满了紫光阁的案头,郭末看着这些重复的文书也是无可奈何,想去劝一劝皇上看上一看,奈何皇帝是铁石心肠,见一眼都不想瞧。
郭末只好派小太监们将这些文书都一一搬离紫光阁主殿。
郭末搬出那些文书时正巧遇见皇后娘娘,欲要行礼时被皇后制止。
“郭公公,这些都是……”
皇后指着那些文书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