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瑜稍稍慢了脚步,眼神示意盼夏,盼夏点头,故意落在身后,乘她们进去时,同旁侧的桃儿借口尿急,转身离开了。
周氏刚走进院拱门,正站在一旁迎客的二太太姜氏就笑盈盈开口招呼:“大嫂来了。”
周氏笑着回:“二弟妹。”
上官瑜跟着有礼的福了福身,带着盈盈笑意,温声唤道:“二婶婶,安好。”
姜氏满脸堆笑,挽了一把上官瑜:“这才多久没见啊,西郊别业避个暑,瞧我们家瑜儿,可是生的愈发明艳端庄了。”
上官瑜便露出害羞模样,抿唇轻笑。
周氏笑着客气:“她呀,泼猴似的;要说端庄,哪比得上她妹妹,你家的小锦玉。”
姜氏的笑就到了眼底,来而不往非礼也,自是又客气的赞上上官瑜几句。
周氏见机稍稍将她拉到一旁,问道:“前几日你递了帖子要来府上,我恰巧去了钱婆婆那里,回来那管事居然忘了这回事,竟没有告诉我。一直到今日见我要来你这吃席,才想起......这一路我就在担心,若是你有什么重要的事,岂不耽误了?”
姜氏听闻,不甚真心的笑了笑,道:“倒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大嫂怕还不知道,临安那边的三房,远道而来,一直想着去拜访大哥大嫂,说都已经到了都城,都未去你们府上拜访,担心礼数不周,怕你们心里有芥蒂,在我府上几日,真是见着我就念叨,我劝也没用,那日正好得空,就想着帮着递了帖子。”
周氏刚刚才听上官瑜提过三房,已经有了准备,不过面上还是装出惊讶神色:“三房这次也来了?倒是我这做大嫂的失礼了。”又亲昵笑道,“多亏有你在。”
姜氏笑回:“这不是应该的嘛。来,大嫂,我带你去见见三房的两位弟妹。”
周氏一脸兴色的应了,跟着姜氏往内屋走,忍不住侧眸看了眼乖巧跟在她身旁的上官瑜,便见她冲着自己扬扬眉,眸中透着鬼精灵似的笑,她好笑的暗暗摇了摇头。
屋内,早到的夫人,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谈笑着。
二房二叔公生有两子,长子上官时祺、次子上官时溯,如今其尚在,两子并未分家,均住在御赐的尚书府中。
二叔上官时祺官至吏部尚书,又占了长字,府里掌管中馈一事便顺理成章落到了长媳姜氏手里。
三叔媳妇郑氏心有七窍,不但未表现半分不满,当着人面一直和姜氏亲亲热热,说话又凑趣,很得人心。
可惜三叔不争气,若不是有一个位居丞相的大堂哥,亲哥又升了吏部尚书,替他谋了一个通政司参议之职,如今只怕还在遛鸟斗蛐蛐……
“天气太热,可巧公爹就生在了这时节。”姜氏领着她们往前走,絮絮叨叨笑说着,“想来想去我后院那的半湖榭畔,在这季节里,稍稍凉快些,与老爷一合计,决定就把内院的宴席摆在了那里……”
半湖榭畔,顾名思义一半是湖,四周绿树成荫,夏风卷着湖水的凉意微微吹拂,在这盛夏季节,倒的确成了难得纳凉避暑之地。
姜氏还别出心裁的在湖侧边搭了遮阳棚,放上流水桌,又在上面摆上各色瓜果茶点。
几步远的地方便是一处凉亭。
早到的夫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着。
奉承的、迎合的、掩嘴笑的,好不热闹……
其中最醒目的当属聚在凉亭那里的一群夫人和小姐,一来人数居多,二来上官瑜粗略扫了眼,都是些正品大员家的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