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也知道,苏家只不过是个土生土长的乡野人家,能识得几个字,不胡搅蛮缠就很不错了。
吃过午饭之后,两人在媒婆的见证下,秦氏从袖筒里掏出了两张已经写好的婚书,道:“嫂子,原本这三十八大礼,我是该一一备全的,可去年从进了腊月就大雪封山,临近过年时,我派天辉出去了几趟,临街商铺却都已经关门了。
无奈之下,我只得带了两样最关键的东西送来,还希望你们不要嫌弃,至于那三十八大样,我就想着,都下在聘礼里,希望你们别介意。”
说着,秦氏拿出了一张二百两面额的银票,推到了刘氏跟前。
把大家惊得眼珠子差点掉地上。
尤其是杜媒婆,帮人拉媒牵线这么多年,也促成了不少好事,聘礼这东西,是婆家赠送给女方父母的,多数为几两银子。
很少有超过十两的。
苏香那时候得了二十两聘礼,三十两陪嫁,已经在附近几个村子里传的沸沸扬扬的。
这下倒好,苏家的女儿一个比一个出息,二姑娘竟然得了二百两的聘礼。
虽然说那三十八大样加起来很多钱。
但不同的档次,要花的钱也有很大区别。
买铜首饰的,配粗布红衣,是最抵挡,凑足三十八样,只需要几两银子。
买银首饰的,配精棉布红衣,是中档,全部置办出来得花几十两。
而买金首饰的,配绸锻嫁衣,是非常高档的,置办齐了最少也得一百多两银子。
不过这都是殷实人家的规矩,像刘氏以前出嫁的时候,她家穷的叮当响,她没什么陪嫁,苏家也只给了她家一点聘礼,根本就没有三十八大礼的说法。
而殷实如季古公子,给苏小妮的规格也不过是银首饰,但是,仍旧不妨碍苏小妮欢喜,张媒婆一家人都觉得有面子。
因为能凑齐三十八大样,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感。
可,陆天辉和苏家是村里人,苏阿东和刘氏也压根没把陆天辉和林中火相比。
觉得闺女愿意就行了。
尤其是看见秦氏来的时候,只提了两个盒子,他们也没期待那么多。
谁知道,这大礼没有少不说,还是按照这么高的规格来的。
不过,除了一些贪财的丈母娘会主动要求把这些东西折成银子。
刘氏还是头一次见,有人因为凑不齐三十八大样,主动折成银子送来的!
这……这让他们怎么收啊?
刘氏惊讶的张了张嘴,看看苏阿东又看看苏清颜,知道现在这两人不适合发话,还得需要自己出面。
忙堆上了笑脸,大方应到:“亲家费心了,这个冬天确实与往年不一样,希望新年新气象,过了年之后会好起来。”
“一定的,一定的!”
秦氏见刘氏也不是扭扭捏捏,摆不上台面的人,满口应答。
杜媒婆从惊讶中回过神来,又端起了自己的职业微笑:“苏家嫂子啊,这笔墨纸砚可有,要是没有,我出去给你借去,咱们可要签字定婚期啦!”
“有的。”
刘氏应着,抬起头,似乎想找找放哪儿了。
丽娘忙道:“在姑娘房里昵,婢子这就去拿过来。”
说着她拜了拜,往苏清颜的卧房走去。
苏清颜听见她自称婢子,几不可闻的挑了挑眉头,有些不悦。
她跟丽娘说过很多次了,是家人不是下人,可丽娘总说自己就是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