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鲁班门里有高人_第152章 最后一年(2 / 2)

僵持之下不管是公输若愚还是雷发达心中都极其不安,却面对局势却也无可奈何,而这样的僵持则是持续了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后,闭门不出的天启皇帝驾崩了,天启皇帝临终前隔门接见了崇祯皇帝,说效仿尧舜之举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之后给大太监魏忠贤下了一道密诏,令魏忠贤“全鲁班教”,意为保全鲁班教,同时另外一道密诏命公输若愚以天子礼装敛那存于恭王府的诅咒之尸,葬于龙口泉下保大明国祚。

天启皇帝自己呢?

未有人见过天启皇帝的尸首,是内侍“呼上而无应”,且乾清宫内又恶臭袭来,随打开了宫门,看到了屋内放置的棺材,天启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木匠,而且是技艺超绝的威武堂堂主,打造一口棺材自然是轻松自如,这口棺材也有奇特之处,棺材少了一个角,像是被利器所削掉的一般,棺材已然封上,“遍屋不得帝尸”,只找到天启皇帝留下的一句诏令,不得开棺,择日入葬。

所以说,在天启大爆炸发生之后便没有人见过天启皇帝,哪怕是天启皇帝死后也没有人见过他的尸体,他在这最后一年里发生了事情也成为了千古之谜,至于天启皇帝是怎么死的,他又是如何把自己装敛棺材里的,这也同样是谜团,但是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人去追求这个谜团的答案了,崇祯皇帝初登基,这个被后人认为最不该是亡国之君的皇帝开启了他的帝王之路,失去了天启皇帝庇护了魏忠贤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开始了谋划。

他们无暇顾及雷家和鲁班教的纷争,说到底身陷鲁班教诅咒的天启皇帝一死,雷家和鲁班教不过是“木工之争”,而这场“木工之争”谁输谁赢? 答案也是十分的滑稽,稳操胜券的雷发达莫名其妙的输了,因为他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认为必死之局的公输若愚稀里糊涂的赢了,那“全鲁班教”的密诏,加上临终的密诏任务都说明天启皇帝最终还是相信了鲁班教,最主要的是,当时的样式房依旧是公输家族掌控,这个位置更是决定了输赢。

而这时候的公输若愚也隐隐约约的知道了雷发达的存在,但是他不确定雷发达的身份,所以在公输若愚在这个地宫的浮雕里,则用了“多出来的那个人”来表述有一个人曾经全程暗中的干预了整件事情的走向。

而莫名其妙输了的雷发达如何能甘心? 胜利在望一步之遥却功亏一篑这换作谁也接受不了, 但是一切看起来都无力回天,雷发达所依仗的魏忠贤自顾不暇帮不上他什么忙,公输若愚也察觉到他存在的事情,鲁班教一直在暗中调查,这让雷发达不得不再次的蛰伏了起来。

雷发达认为输掉的原因肯定就在天启皇帝最后一年时间里,可是借给雷发达一个胆子他也不敢去打开皇陵一探究竟,而劫后余生的公输若愚经了这生死局面也选择了低调。

之后的事情正如史书记载,九千岁以迅雷之势被崇祯皇帝拿下,夸夸其谈的东林党们并没有能力力挽狂澜,辽东战局吃紧,内部农民起义,可谓是内忧外患,而这个时候,雷发达所等待的第二个机会再次的来临了,那便是龙口泉的流血事件。

龙口泉由朱棣时期所成,鲁班教一直都是看守者,此次龙口泉流血,加上当时的局势,雷发达决定在这方面做文章,他编造了童谣在京城之内让孩童传唱,童谣的内容便是大明的国运与龙口泉的流血是有联系的,龙口泉的流血代表着大明要亡国了。童谣的兴起让崇祯皇帝震怒,而且在雷发达的运作之下,鲁班教曾在龙口泉下秘密修建行宫的事情也暴露了。

因果关系在冥冥之中被人解读为了,鲁班教修建行宫动了大明的龙脉,导致了国运的衰败很快就要亡国。

这个帽子太大了,诛九族都不够,如果这顶帽子落实了,鲁班教定然是在劫难逃!

雷发达的这一次出手,没有留半点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