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鲁班的诅咒_第32章 齐思远的问题(2 / 2)

太爷爷不放心郭登科,他本想去跟郭登科一起亲眼看着郭登科烧书,但是此刻毛湘云还在屋子里意难平,他也需要给自己恩爱一生的媳妇儿一个解释交代,只能让郭登科回去办,他又反反复复的叮嘱了无数遍,直到郭登科指天发誓之后这才放心。

——也就是太爷爷这个举动,为以后铸成了大错,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咱们且慢慢道来。

郭登科可不是一个一老本等的孩子,实际上他有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他要比太爷爷更有激情更有闯劲儿,不然也不可能在太爷爷举家隐退之后他凭着一股劲儿再次的为郭家打下了一份家业,成为中原商界的年轻新秀。

他没有对太爷爷撒谎,在他得到那本《机要集》之后,他的确是翻看了一番,但是发现上面的东西晦涩难懂,《机要集》是一本玄法与鲁班法结合的著作,要么通玄法,要么通鲁班法才能看懂,德信堂历代的堂主研习起来尚且进展艰难,对两者都一窍不通的郭登科看来简直就是如同天书一般,就像是有些人对易经非常有兴趣,但是真买了易经之后却发现两眼一抹黑,只能丢到了一边。

此番听了太爷爷的话,无疑是再次点燃了郭登科对于整件事的好奇和兴趣,太爷爷是觉得这事儿太复杂太难了要敬而远之,而郭登科反而觉得要迎难而上,不找到真相如同万蚁钻心般的难受,于是在郭登科回到了开封之后,立马把那锁起来的《机要集》再次的拿了出来。

不过拿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一样的,他还是看不懂。

郭登科觉得自己不能在这方面浪费时间,而他跟太爷爷不一样,太爷爷其实在鲁班教里有不少人脉关系,而郭登科他所认识的人,也唯有齐思远一个,不过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齐思远是一个小年轻,但是就从他这次可以知晓风满楼的计划,又能用一本假的书来偷天换日陷害风满楼,而且还陷害成功了,就说明齐思远绝非是表面表现的那么简单,他在整件事情当中肯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只要联系上齐思远,肯定就能进入这个鲁班教的“圈子”。

但是郭登科认为,以齐思远的“神通广大”,肯定已经知晓了风满楼来郭家的事情,自然也能猜到自己已经清楚知道他在那件事之中扮演的角色,自己到底要怎么跟他联系,才能既不漏出什么破绽,又能让齐思远告诉自己一些信息呢?

最后,在斟酌了几天之后,郭登科给齐思远写了一封信,在信里他直接告诉齐思远风满楼来了郭家,并把风满楼来之后发生的事情一并告诉了齐思远,把事情挑明,说他已经知道了齐思远可能在做一件大事。

而他从小耳濡目染鲁班教的种种故事,如今感觉如同宿命一样围绕在事件的核心当中,决定要调查整件事的真相,切入点正是自己手里的这本《机要集》,他希望齐思远能够指点一二。

郭登科之所以这么写,是为了印证上次齐思远遥控的偷天换日是不是真的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利用夺舍之法来除掉风满楼这个顽固分子,其二呢,把书留给自己是不是真的别有用心。

如果真的是一定要自己入局,那自己的特殊点在哪里?

莫不是拜给龙头棍当干儿子,这背后还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郭登科想了很多很多,远比太爷爷要想的多,他甚至觉得,如果从天津回来之后的毛师傅已经被夺舍了,那之后自己从出生便遇到的波折,也很有可能是被人算计的。

也就是说,郭登科认为那箱子里要把德信堂传承交给自己的遗训,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甚至这个秘密公输家族都有参与,也正是因为如此,齐思远才让书留给自己。

——年轻人总会幻象自己是受命于天是特殊体质必有奇遇,郭登科能这么想,未免没有这方面的成分,但是却也不全是,因为他总是隐隐约约的觉得,围绕在自己的身上,怕是有更深层次的秘密。

写完信之后,郭登科按照上次邮寄人皮的地址邮寄了过去,他坚信,齐思远一定会给他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