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鲁班的密码_第1章 前言一(1 / 2)

接下来的话不知道应该是当做后记还是前言,犹豫了好几天,终于落笔把这个当做第三卷的前言来处理。

在这里确定一下,郭登科是我的爷爷,如果单看第二卷的故事,郭登科变成了鲁班教谜团的核心主角,背负一个盖世大妖,跟随在青帮白纸扇陈十三身边,身绘九龙拉棺,在那个乱世之中仍旧纸醉金迷的上海滩,郭登科的身上似乎注定会发生不平凡的故事,就算他想要平凡,也有人让他平凡不起来。

所以相信大家看完了第二卷,肯定非常期待郭登科身上接下来要发生的故事。

而我写下这个前言,首先就是要说一句可能会令大家非常扫兴的话,那就是接下来郭登科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并没有记载在太爷爷的笔记里,更没有记录在吴学究的这本续作当中,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文字记录郭登科在上海滩八年和之后所经历的事情,这段时期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空白。

到这里的时候我精神有些错乱,连续几天的都是失眠的状态,不仅仅是故事里面的勾心斗角让我迷惑,最主要的是现实与虚拟出现的巨大较差让我无比的难受,甚至有些不知道如何去下手,何谓现实与虚拟的交叉?

现实就是一直存在于我印象和记忆里的我爷爷郭登科。

虚拟就是在吴学究这本续作之中的他。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且听我慢慢的道来。

——在我和我们家人本来的记忆当中,我太爷爷打下了一份儿偌大的家业,我爷爷郭登科可谓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孩子,太爷爷为了郭登科能够成才把他送到外面学习新学,学成归来之后的郭登科的确是在文学上有些才气造诣,只不过从小娇生惯养的郭登科身上的纨绔气息非常的浓重,可谓是当年洛阳城的天字号大纨绔,太爷爷为了让他收心包办婚姻让他娶了我奶奶赵氏,我奶奶赵氏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内心是一个传统而保守的女人,郭登科对这门婚事并不满意,一开始是提出坚决的反抗,但是当时郭登科为了在外创业潇洒需要太爷爷的资金扶持,太爷爷以断绝供给相逼,逼迫郭登科从开封城回来结婚。

而郭登科跟赵氏结婚之后,接受新学教育的他内心完全看不上裹了三寸金莲的我奶奶赵氏,他结婚只是为了应付我太爷爷罢了,所以在结婚之后,我爷爷郭登科顺利的拿到了家里面还有岳父家里所出的创业基金,而一开始郭登科利用郭家和赵家的人脉关系生意做的很顺,可谓是年少有为,创业成功之后的郭登科更加看不上家里那个他本身就不喜欢的裹脚女子,跟当时中原一个姓林的女子打的火热成为红颜知己,二人经常在报纸上刊登文章以文调情,然而这个林姓女子也是一个接受新观念洗涤过的巾帼女子,她跟郭登科情投意合,却不愿意做小。

郭登科为了逼迫家里逆来顺受的赵氏离婚,甚至安排人故意把他和林姓女子调情的报纸给她看,然而我奶奶赵氏本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观念,一直不答应离婚,加上我太爷爷一直坐镇家里,发话说林姓女子进门可以,只能做小。

眼见着离婚无望,郭登科干脆不再回家,而赵氏在家里主持家务照顾公婆,丝毫没有任何的怨言。

而后郭登科因为脱离了家里的管束,加上年少有为更加激发了他的狂妄,生意上他开始盲目的扩张,最后生意做到了上海滩,一度在上海滩也荣光过,不过最后遭人算计导致生意一败涂地,之后郭登科妄图东山再起翻本,借了高利贷,然后却一输再输,最后染上了赌瘾,又欠了一屁股的债被上海滩的青帮绑了肉票要丢进海里喂鱼,郭登科无奈之下告诉青帮他父亲郭泰来曾经是中原的巨富,郭登科在上海滩的这段时间正好是八年时间。

青帮的人拿着郭登科的信物来到了郭家找到了太爷爷,这时候的太爷爷才知道郭登科闯下了天大的篓子,而郭登科所欠下的数字,就算是把郭家上下掏空都还不够,但是太爷爷不忍心看着郭家唯一的独苗苗从此断了根儿,散尽家财变卖了祖宅以填补亏空,而这时候郭登科的老泰山也是十分震怒,赵家来人把我奶奶赵氏接回了家里,跟郭家划清了界限,也算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眼见着赵家没有施以援手,太爷爷在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他的一个故人刘八爷,此刻斗行的刘八爷早已在上海滩闯荡多年,虽然并没有闯荡出什么名堂却也认识了不少江湖中人,最后在刘八爷的居中周旋之下,此事这才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