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河村里闹得再凶,五味斋中的人都一概不知。
此时阮娴炒好了一锅糖栗子,用簸箕转起来,端到前头柜台上。
金氏忙着招呼客人,货物称重银钱结算,手下做得是有条不紊。
好些熟客都夸赞她:“大娘得有六十了吧?这个年纪还能出来掌事的,可少见喽。”
“六十有二喽!嗐,都是为了家里生计呦!要能在家里享福,谁想出来做活儿呀,您说是吧?”
金氏笑容满面,回答得干脆,爽朗的态度引起更多人的好感。
要说以前在村里,老婆子性子也不是多活泛,这出来开铺子,见识的人多了,反而越发自在起来。
孙女说的没错啊,人活着就是得有个奔头。
这有了奔头,精神头瞧着都不一样啊!
如今大孙媳都敢出来见人了,也会发表自己的主见,哪还有以前的小家子气啊。
金氏以前那些个不满,早就不知丢到哪去了,如今对仨个孙媳都是一百分的满意啊。
大小子家的苦命啊,年纪轻轻守了寡,难为她把两孩子都照料的极好,对承恩视如己出,家里那些活计也多是她在做。
二小子以后能不能站起来还两说,苏氏虽然话不多,但老婆子瞧得出来,她是个性子执拗的,认准了一个人后是绝不会有二心的。
三小子说是到了时机,脑子自然会清醒,可谁知道得等到啥时候啊。三孙媳勤快又有把好手艺,对三小子不离不弃,落在咱家里那就是个福报啊。
金氏心里越是盘算,看几个孙媳越是顺眼。
见阮娴放好了簸箕,时不时盯着铺子外面张望,不由奇怪询问。
“大孙媳,你这瞅啥瞅了半天啊?”
“啊,奶,我想着郁姑娘咋还没把药送过来。”
阮娴回过神来,神情略显紧张。她心里装着小姑子交待的事儿,一刻都不得轻松啊。
“没事儿,甭管她啥时候送来,都不碍着咱事。”
金氏安慰了句。大概猜得出她的心理,年轻人没经过事儿,终究是沉不住气啊。
阮娴点点头,正想再说话,眼睛瞅见个熟面孔,要转弯进巷子,忙回身往后院里钻。
“我瞧见郁姑娘来了,奶我还是去后面等着吧。”
她怕自己太紧张露馅儿,被人看出端倪就不好了。
这人不经说啊,一提就来了。
金氏站在柜台里,脚下动都没动,把一包装好的果干递给客人。
“您拿好,吃得好下次再来光顾呦!”
目送客人离去,正巧郁香兰进了铺子里,金氏脸色自然的打招呼。
“郁姑娘来啦,得亏有你帮二小子取药哦,死丫头真是一点帮不上家里忙!”
她嘴里随意埋怨着,手下依旧在忙着做生意,仿佛眼里除了钱再容不下其他。
什么孙女什么孙子伤势,在生意面前都得靠边站,连往日对郁香兰的热情,此时也大打折扣。
郁香兰倒是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在她眼中,金氏就是一个乡下老太太。
乡下老太太嘛,不都是这样的,刁钻刻薄爱财如命。
“老夫人客气了,顺手的事儿罢了。”
郁香兰迈着细碎优雅的步子,轻轻放下药包,微微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