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有才家二孙子,喜中解元之事,只不消三日,便传遍了十里八乡。
在农村就这点儿,谁家没几个别村亲戚呀,村里出了个举人,连带自己脸上都有光,那是肯定要出去吹嘘一番。
别说是普通村民,便是村长宋茂学都不能免俗。
他考虑的自是比大伙儿都多,本来村里有学堂的事儿,便已经很让附近村子羡慕。
但因教书先生,不是女人便是孩子,并没有功名在身,因而总是会受到些非议。
那些个眼红的人,嘴又碎,可没少说村子的坏话。
说他们是做无用功,女子教出来的孩子,指定不能有什么大出息。
乔河村的村民们,是去扶秀课堂上听过课的,自是知道她是有真本事。
再者,绵丫头临走前特地指定此人,福气包说能行,那定然是能行呀。
然而外面人不知具体情况呀,那些个风言风语,差点儿没给他们气死。
大伙儿心里都憋着股气,这下子可算是能出一出,当然是宣传的更为卖力。
只要是能把名声传出去,村里有了文名,以后无论是娶媳妇,还是嫁闺女,腰板都能直起来嘛!
还真不用说,十里八乡都羡慕坏了,几年方才出一个举人,更何况是解元,这穷乡僻壤的地方,那是几十年都没出过呀。
宋解元一看便是念旧的人,刚放榜便马不停蹄回乡省亲,万一他要是能被请去学堂,哪怕只有短短数日,也是光宗耀祖的事啊,旁人能不羡慕嘛。
能得解元的教导,以后孩子得出息大发了吧。
这不,等到了老宋家宴客当日,所到宾客之多,简直超乎宋家人预料。
之前说得的是宴请全村,结果没想外村人也来凑热闹。
人还都不是空手来,甭管带的礼值不值钱,总是番心意嘛,那是万没有赶客的道理。
好在老两口早有准备,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嘛,活了那么些年,总听闻过哪个村子出过举人,又是怎样怎样的排场。
因而他们早就料到,到时候肯定会有外人来,按照规矩,凡恭贺者皆不能拒,无非是讨份喜气,本也没什么好拒的。
老宋家如今在村里,也称得上是“家大业大”,地里恁些粮食在,还真不怕被人吃穷。
这回宴席设在老宅门口空地上,太山好东西多,那是肯定不能让人进的。
乡亲们心里都有数,知道场面肯定不小,主动借起桌子长凳,摆了起码有十几桌。
还是老规矩,流水席嘛,除了主桌外,都是随便入座,先来先吃,吃完便走,不能耽误后边人。
夏薇草主厨,仨妯娌在旁打下手,俩兄弟帮忙端菜,宋青河作为主角,今儿他是肯定不能干活的。
家里长辈们则负责招待来客,孩子们是没什么安排的,看到有活便伸把手,没活便去带村里孩子玩儿。
宋绵竹再次荣升孩子王,以前她就是村里最跳脱那个,偏偏大人们都欢喜自家孩子跟她混一起,想要沾沾福气。
只是她太忙了,毕竟是创业初期嘛,能找到空闲,那肯定是找地儿一瘫,哪有心思出去跟小屁孩瞎混。
这次算是放开了玩儿,不带还不行啊,小屁孩太多,一不留神就随地小便,旁边可还吃着饭哩。
村民们是不讲究这个,老宋家可看不了啊,他们干净惯了。
阮娴出去跟亲戚打过一回招呼后,立马把宋绵竹给推出去,让她把孩子们管好。
“你就是这么教他们的?”宋绵竹揶揄看小沈。
沈宁远表情无辜:“我教的都是七八岁以上的大孩子,小娃娃不用上学堂。”
宋绵竹抬头想想,还真是,貌似还是自己定的规矩,主要还是地方太小,人手不够用,怕小娃娃耽误大孩子学习。
这么看,有必要办个托儿所,或是学前教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