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
大祭司死死攥紧自己的拳头,不停地告诫自己,不能在这个时候自乱阵脚,必须要比蛮国国君更靠谱些。
她将心中翻涌地厌恶与仇恨压下,假意做出为难的神色,轻声道:“边境离得再远,也是有个定数的,大夏进攻,这可是顶要紧的事情,不说八百里加急,也该半点不停歇的......”
那么边境有什么理由,在这种时候半点不传消息回皇城呢?
如若是战事紧急,不应当直接向皇城求援才是吗?
若是直接被萧瑾修拿下边境诸城,那往里的城池应当有传令兵发觉才对,这样一来,皇城也能收到消息的。
而现在,除了最初的战报,其他杳无音讯,这本来就有问题。
大祭司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与自己人内讧,但边境的守将的行事,让她不得不怀疑。
如果没记错的,边境先前爆发了一场动乱,那个时候蛮国国君挑选了一个宗室子弟前去镇压叛乱。
那人平日里看着不争不抢,可是难保背地里没有培植自己的势力,想要与苏武一教高下。
苏武手上有匡扶社稷的功绩,宗室子弟找不到比苏武更高效的种子,若是想要在民意这一方面将他比下去,便只剩下一条路径——军功。
在此之前,苏武将蛮国治理得像是铁桶一般,自然没有与周边各国交战得可能。
而与大夏的冲突,对宗室子弟来说,自然便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个时候,将交战的消息压下,自己独吞军功,自然是最明智的做法。
对此,大祭司能够理解,但理解归理解,细想起来,还是要忍不住骂一句蠢货。
那萧瑾修是什么人?便算是苏武,在最疯狂地劫持林简的时候,也要思虑周全,不在明面上给萧瑾修留下把柄。
回国之后也是对着大夏千防万防,自然是忌惮大夏百年的底蕴,以及萧瑾修的才智和狠辣。
那宗室子弟平日里连苏武都不如,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被萧瑾修亲率得大夏铁骑地进攻?
这不就是为了一己私欲,将整个蛮国拉下水陪葬吗?
这个时候,蛮国国军不问缘由地对前线增兵,只会浪费更多的资源,更糟糕的是,继续助长大夏的气焰。
一想到这样的情况,大祭司便觉得自己的额角一阵阵的抽痛,只能祈求蛮国国君能靠谱些,听从自己的劝解。
蛮国国君原本也没想这么多,只是经受大祭司的提前,整个人如遭雷击地僵住。
他自以为,自己站在国君的,看到的,想到的,不论怎么样,都会比俞央这个神庙大祭祀更多。
大祭司想得只是贪墨军功与苏武抗衡,而他想的,却是着宗室子弟,是不是想借此篡夺边境的掌军之权。
当初挑人的时候,为了不给苏武树敌,蛮国国君挑选的人并不是自己的儿子,而今竟是成了自己怀疑的最大对象。
毕竟不是一脉相承的亲人,若是觊觎自己屁股下的皇位,如何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