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个实打实的灾年,南边大大小小的州府都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
到了年底,通州太守惦记着乔岚的功劳,让手下的人过来送了一回礼。
除了送礼太守还托人给乔岚带了些话,说明年会继续派农官来学习,怕让乔岚受累了,希望她多担待些。
受不受累乔岚觉得只是其次,多些农官来学习,指不定强国计划走得更远。
正月十五一过,段家的新屋在原来的老宅外落了瓦。新屋子能有如此迅猛的速度,得力于段家雄厚的资金实力。
段家本想在村子里找个新地方,但看了一圈找不到什么好地方,更不好把村里人的地填了当作自己的宅基地。
只好在屋后的空位新盖了几间屋子。
但因为地形的限制,能发挥的只有大半亩地的空间,这新屋比旧宅子小了不少。
几十个大汉日日忙活着,把别人要干小半月的活几天就干完了。饶是如此,段家的屋子盖了两个月。
除开盖新屋,乔岚还让人把老宅给修了修,给每间屋子都刷上了新的墙腻子,把家具拿出来晒了晒,磨了磨发霉的边角。
院墙打通以后,段家的内院空地大了一倍不止。
乔岚又让人种了半墙的细竹和几簇花草,在庭院里安置了几个秋千和些木制健身玩具,给家里的孩子玩耍用。
把家里的一群孩子开心坏了,前半个月每日玩到天黑才肯回屋。
乘着春耕前的空闲,乔岚带着家里的老老少少开始搬屋子。
这瓦房一盖出来,整个段家宽敞了不少。依照孝道,多是长辈住新屋,晚辈住旧屋。
考虑到家里的孩子多,乔岚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有私人的空间,就把新宅的不少房间建小了一些。
宽敞的就那么三间,窄的房子虽然能住,但终究是小了一些,差了点儿意思。
几个段家儿郎的意思是,这新屋子给老太太住。
乔岚率先拒绝了,她不想住!她觉得自己的屋子很好!
老太太不住,段茗敬和段茗青也不好去。推来推去,终究是乔岚做了主,让王氏和段茗琛去了后院住。
王氏心细,住在那里好照顾孩子。
段茗琛则是快到了娶妻的年纪,家里迟早要给他准备一间新屋,不如现在就住进去。
剩下一间稍大的屋子,直接改成书房给孩子念书用!
既是乔岚做主,其他人都没什么意见。
孩子们搬到稍小的屋子里,王氏和段茗琛也跟着搬了过去。
乔岚指挥着家里的孩子热热闹闹搬着自己的东西,就听到前院的吆喝声。
“有人在吗?”这声音听着耳熟。
乔岚抽空过去看了两眼,发现是段昆山和一个陌生的青年。
段昆山听着院子里的热闹跟着恭喜了几句,转而介绍了旁边的青年,“这是咱们村隔壁庄子那边的管事,说是过来找老夫人您的,我怕他找不到路,就带他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