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这么乱,太子殿下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无非就是两点,太子殿下也在等,或者太子殿下是真的不敢动。
想想之前太子还是秦王的时候的所作所为,老丞相就判断出太子殿下是在等机会了。
厚积薄发,老丞相心底有数,也就不那么着急。
现在肃帝已经是烂去了骨子里,但是未来的新皇还是有指望的。
太子妃娘娘这几天天天由太子陪着,日子过的也算是舒心,那个横在他们之中的赵氏没有了,但是横在太子妃心底的东西却是还存在的。
长史大人对赵氏的死充满了疑惑,他也猜到赵氏的死是与公主殿下和小郡主有关的。
只是公主殿下和小郡主做事滴水不漏,没有破绽,他也就懒得去深究了,要是他的太子殿下也像公主殿下和小郡主一样的省心,那他就真的要烧高香了。
凉州那边收到了赵氏的死讯,真的是又急又羞又气。
凉州刺史还是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什么样子的,依照她的个性也不是做不出当逃妃的事情,可是局势并没有坏到那一步啊,现在当逃妃岂不是笑掉人家的大牙啊。
太子殿下如今被罚就是因为凉州的事情起的头,凉州刺史死了女儿又闹了一个丑闻,现在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即便心底有点疑问也不敢提出来。
他要是现在和太子提出他们家闺女死的有蹊跷,万一将来太子登基了,那他岂不是在和未来的皇帝问罪,况且现在太子还是因为他受罚的,借凉州刺史三个胆子他也不敢去问了。
如果将来太子不能登基也只有一个可能被他皇帝老子给废了,未来的太子也不会容下一个前太子的,所以不管怎么样凉州刺史这哑巴亏是吃定了的。
云文锦和云初就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放手去做的。
张梓杀了一个黄门小吏,然后就益发的不可收拾了。他开始假借陛下修造承天台的名义大肆敛财。
贫贱惯了的人对权利和财富有无穷无尽的渴求。
御史们忍无可忍就去老丞相那边告状,老丞相劝他们少安毋躁,私底下却是在联络皇后娘娘。
春耕不能断,不能举全国之力只为快速建起一个极尽奢华,又屁用没有的承天台来。
皇后娘娘也是头疼的很,楚家的根本在于粮食,这不光是楚家的根本,更是大齐的根本。所以皇后娘娘觉得自己当这个皇后真的一点都不划算。
别人当皇后是享福的,她当皇后是遭罪闹心的。
她与江川郡王联系了一下,看看秋后若是这边闹起饥荒,江川郡王能不能匀点粮食过来,这都是要未雨绸缪的,真等饥荒来临,大齐就真的乱了。皇后娘娘现在都不去考虑楚家今年有什么利润的说,而是想着大齐怎么先度过眼前的困境。这困境可是她的丈夫一手造成的。简直叫皇后娘娘无语。
江川郡王是大齐现存异性王里面位数不多的一位了。
他的封地是在南方,那边气候温润,一年可以种三季稻,除了上交给大齐国库的稻米,皇后娘娘怎么算江川郡王手里都是有粮的。
很多年不与江川郡王联系,一开口就是大事,皇后娘娘都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她年轻的时候贩粮去过江川,与江川郡王年轻的时候是相识的,她现在也算是腆着一张老脸去求人。
张梓见一直和他作对的老丞相最近偃旗息鼓了,心底的气焰大涨啊,两朝元老又怎么样?现在还不是服帖了吗?
素以杀鸡给猴看这种戏码绝对是管用的。
这一切权利带给他的膨胀感让张梓整天都飘飘然。
他又十分的担心将来有一天老皇帝一去,这种权利就随着老皇帝的离去而消失,所以张梓也开始动了脑子,渐渐的与那位抬举他的天诚圣人离心了。
以他现在的身份自己当皇帝是肯定不可能的,外面有 多少人恨不得啖其肉,寝其皮,他心底明白的很,所以他要扶持一个能被他控制的小皇帝出来。
这个小皇帝还必须有云家的血统,这样百官才能信服。
而现在的太子殿下又是他眼前急需要处理的人了。
可是太子完全就猫在东宫之中,什么举动都没有真的叫他急坏了。
太子殿下是国之正统,不先弄死太子,等将来陛下驾崩,承继大统的必定是太子。
他看得出来太子殿下完全是看不上他的,所以将来太子继位也是第一个拿他来开刀。与其等到那时候,不如现在他先下手。
太子韬光养晦,他想找太子殿下的错漏都找不到,于是他就将脑筋动到了昌平公主和长安郡主的身上。
这两个人总是有错漏的吧。
他实验了一下,结果发现,他真的想的太简单了。
长安郡主和昌平公主身边如同铁箍围了一样,水泼不进,油进不去。
他想打听点事情都难,别说是安插人进去找人家的错漏了。
张梓真的是恨的咬牙切齿的,这两个看起来年轻好欺凌的少女怎么比其他老臣都难对付呢。
张梓的举动被昌平公主和长安郡主两个察觉,姐妹两个只是冷笑,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