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消息,林亦书只是震惊了一瞬,也不想再去探究其中的细枝末节,吩咐了福嬷嬷按照规矩办就行。蒋大人毕竟还未正式辞任,既然人都已经没了,看在老人家的面子上走个过场也是应该的。
令她比较在意的是萧啟墨又送回来了第二次家书。这次的还是特意夹在给朝廷的奏报里的。
信上写,边境的百姓们对开放互市抵触情绪比较严重,甚至还有不少人去军营前磕头诉苦,直说吴国人不可信,以前互市的时候也经常发生骚乱云云。由此可见,这里的老百姓确实吃了不少的苦头。
几方僵持不下,萧啟墨想到了林亦书给他的那个布条,死马当活马医地去寻人,结果真让他找到了。那位乡绅现在已经是边境这边数一数二的富商,而且名声极佳。每年冬季设棚施粥不说,驻军粮草运转不开的时候,还会主动帮忙补缺,事后分文不取。
萧啟墨拿着玉佩找上门的时候,那位乡绅听到恩人已经离世,当即泪如雨下。
据这位老人家说,当年他还是个纨绔子弟,出门遇到山贼,一家老小就他一个人活了下来。幸好遇到了恩人救助,不然也活不下来。恩公还带着兄弟们帮忙抓住了那帮贼人,让他一家大仇得报。
从那以后,他就一路使劲儿想成为能帮着恩公的人,这么多年只要遇到守备的驻军有麻烦,力所能及的都会帮一帮。毕竟恩公说了,他以后多半也会是这儿的驻军。
没曾想,这么多年,再没见过恩公。他原本还以为恩公高升到别处去了,谁料竟然人已经不在了。
哪怕是萧啟墨和林亦书这么拐着弯的关系,这位乡绅依旧选择了出手相助。
互市这件事情,只要有一个在当地有名望的人打头开口同意,后面会容易很多。但是,这个最开始同意的人也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为了尽量不让老人家亨受过多的压力,萧啟墨拉着当地的知州和一众官员又把互市的规则进行了多次的补充完善,尽量在客观上做到无可挑剔的时候,再让他出面。
他写信的时候,双方已经就互市条约进行第三次谈判,也开辟了一小块地方每日开两个时辰作为试点的市场。顺利的话,他能在提早几天回来。
林亦书以前也设想过,如果阮玲儿当初等到了这位青梅竹马,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她还会是阮玲儿的女儿吗?生在父母恩爱的普通的军户之家,又会是怎样的体验呢?
每每想到此处,她都会觉得有点对不起林伯爷。因为在这个设想里的一家三口,好像会更加快乐。
眼下确实坐实了她的猜想,能让在梦境里看起来那般豁达的阮玲儿念念不忘十几年的人,必定是个很好的人。
感慨了一番后,林亦书走进了佛堂。她最近迷信的次数比以前可多太多了。她点燃了一炷香,对着慈眉善目的菩萨许愿:希望阮玲儿与她的邻家哥哥来世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