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谁也不是软柿子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
哪怕如今因为迁都北京而居民骤减,南京却仍然住着不少富贵人家,其中不少是经历了洪武朝连番大狱和靖难后反攻倒算而幸存下来的勋臣贵戚。尽管这些开国功臣多半都已经不复昔日风光了,但动辄四五十年的家名仍然让他们自矜自傲。甚至在不少人心里看来,那些因靖难而一朝飞黄腾达的所谓功臣们,不过是一群暴发户而已。
长辈们这么想,各家的子弟们自然也同样这么想。由于各家之中多半都互相联姻,任意两户之间都会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所以这些人儿时差不多都是一块儿厮混,长大了之后纵马长街飞鹰溜狗臭味相投,往往一呼百应异常团结。于是,即便是官府,除非真闹出什么大事来,等闲也不会拘管这么些家世背景深厚的勋贵子弟。而南京勋贵之家,向来以徐沐两家最贵。
郑和与王景弘受命带领下番官军守备南京,两人身上都担着守备太监的名分,但要说真正的南京守备,谁都会把目光转向位于南京皇城以西估衣巷的黔宁王府。尽管沐英的王爵乃是追封,并非世袭,如今的黔国公沐晟镇守云南很少上南京,这黔宁王府的真正称呼应该是驸马府,但民间全都以王府称之,官府也并不干涉。
沐昕乃是沐英幺子,娶的是朱棣的女儿常宁公主。虽说公主早逝,但他宠眷却是非凡,曾营造武当山道观宫殿,自永乐末年又兼领南京守备,几乎一直住在南京。他虽不是什么雄才伟略之辈,但也知道自己这一系的荣华富贵离不得云南的次兄沐晟,因此在南京交游广阔,云南一有事或是有御史上书弹劾,他便能立刻遥相呼应,其它的事却很少理会。
既然同样是联姻帝室的顶尖勋贵,他和张辅也算是有些交情。成国公朱勇留守南京时,他也很是与其交往了一番,如今过年收了张越的礼,他便趁着幺子满月之际大宴宾客,又下帖子请了张越夫妇,就连守备太监郑和王景弘也没有漏过。只后两位都是打发了人来送礼,自己没有亲至,而张越却和妻子杜绾一块登了门。
常宁公主永乐六年就过世了,既是尚公主,沐昕自然不好续弦,但侧室小星却是无数。这天接待女眷宾客的就是姬妾中唯一得了敕命恭人封赐的江氏,乃是魏国公徐家的一个远房外甥女儿,上上下下自然料理得整整齐齐,那位刚刚生下儿子的侍妾却是连面都不曾露。由于来贺的多半是年轻一辈的诰命,因此莺莺燕燕一大堆,不知多么聒噪。
而前头院子里的男人们也是吆五喝六喧闹不已,如今虽已经不禁饮酒,但看戏听曲却还是禁忌,一帮人只能天南地北胡侃。酒过三巡,沐昕就借故离了席。因请的都是勋臣贵戚家的子弟,眼看别人说得热闹,张越就悄悄站起身来。刚出了那喧闹得沸反盈天的地方,就有小厮迎了上来。
“张大人,我家老爷有请。”
跟着那年轻小厮一路往后走,张越心底早有了数目。走了一长段路,绕过了前头一座石头假山,张越就看到前头那屋子上头赫然挂着冬去春来斋横匾,不禁愣了一愣,见人打起帘子,他便猫腰入了内。这时候,正中的杉木交椅上坐着的沐昕便站了起来。
“元节贤侄,我早就听朱老弟提过你,只可惜你闲的时候我忙,我闲的时候你又不在,竟是到了如今方才有机会真正照上一面。好好好,怪不得太宗皇帝当初对你刮目相看,果然是一表人才,看着就让人舒心。来来来,坐坐坐!”
张越深知沐英英雄盖世,但儿子里头却说不上有什么出色的人才,就是因和张辅一块平交阯而加封黔国公的沐晟,离名将这两个字也很遥远,而享遍荣华富贵的沐昕就更不用提了——传闻中,这位仿佛是活活气死了常宁公主,朱棣却是丝毫没怪罪。此时听到这几句极其别扭的话,他只觉得身上冒出了好些鸡皮疙瘩,好半晌才坐下来。
沐昕虽说没野心没抱负,但却深悉官场之道,和张越天花乱坠地说了好一通不着边际的话,他这才言归正传道:“我听说,贤侄家里有个亲戚被南京锦衣卫关起来了?”
料到沐昕相请必定有事,听到这个,张越立时明白徐景璜那边可能有了结果,而且这两位已经通过了气。因此,他皱了皱眉,因问道:“沐世叔说的是哪位亲戚?”
“怎么,两淮盐运司那个王勋亮,不是英国公的姻亲么?”
电光火石之间,张越已经是想到了事情可能的变化,便笑了起来:“我还以为沐世叔说的是谁,原来是此人。他的儿子当初和我有些恩怨,之后因为碍着英国公,虽说给我赔情道歉,终究是还有些芥蒂在。至于王勋亮则是英国公夫人的堂兄,但那一‘堂’其实远得很,平日除了送礼连门都难得一入。我倒是听我妹夫提过他儿子被关了,不过还没理会此事。”
“原来如此……既是有恩怨,你不管此事也是常理。至于文弼世兄,恐怕那个王勋亮也没脸找上门去。唉!”
看到沐昕的脸上赫然是遮掩不住的失望表情,张越知道沐家说不定也有人陷入其中,于是便有意试探道:“沐世叔怎的会问这个?我如今虽是应天府丞,真正管着的却只有应天府学,其余都有别人去管。此事就算我想帮,那也是帮不上忙的。难道他居然撞上了您的木钟?真要是说起来,这事情也不是没办法的。”
原指望能说动张越,但从刚刚那寥寥几句话,沐昕已经觉得事情颇为无望,心底原是打算再找找别人。可听到这话,他顿时惊觉了过来。想到张越这些年在南北都是声名赫赫,这心思手段绝非等闲,他又掂量了一下利害,随即一咬牙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