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儿!”
母女见面分外思念,宋氏一时间竟忘了旁边还有个周嘉玉,反应过来才朝他行了个礼。
“见过王爷。”
“岳母安好。”周嘉玉亦回礼。
宋氏倒有些受宠若惊,但是江从英不卑不亢的,还上下打量了一番周嘉玉,面色颇不友好。
听人家说就是这个姐夫,一直待姐姐不好,让她受了好些苦。
察觉到小舅子不太友善的目光,周嘉玉和气一笑。
日后要巴结的地方还多着呢。
毕竟之前他的确没给他们留下什么好印象。
“你说说你,回来的如此突然,娘都没来得及让人出去多买些菜,这两日雨水多,街上卖菜的人也少了,前两日突然发了大水,冲了好些人家,亏得咱们家位置高些,这才免于一难……”
多日未见到女儿的宋氏颇想念江挽云,絮絮叨叨的拉着她说了好些话,说着说着眼眶便湿了,偷偷用帕子擦眼泪。
“娘亲,知道你同弟弟安好我便安心了,女儿在上京也一切都好,娘亲不用担心。”
宋氏拉着她一圈圈的看,看她没瘦,面色也好,才放心些。
用过晚饭,宋氏拉着江挽云叙话,周嘉玉坐在院中,陪着江从英读书。
他瞧着不过才十三四的年纪,这个时候已经老成的像个老夫子一样,手里拿着本《庄子》,一本正经的背书。
“这么小年纪就看《庄子》,你背的懂吗?”
“自然,不信你考。”江从英将书递给他。
“那就从逍遥游背吧。”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江从英洋洋洒洒,背完了逍遥游满篇,看他记忆力惊人,周嘉玉又提高了难度,考他齐物论的注释,他竟也能回答十之八九。
他十三岁之时可没有这般聪慧。
“不错啊,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好好读,过三年争取能在会试中看到你。”周嘉玉鼓励道。
“明年你就能看到我了。”江从英有些骄傲,“我已过了乡试。”
“你才多大就考过了乡试?”
周嘉玉颇有些诧异,这个年岁,有多少人看到五六十岁都不一定能过得了乡试,幸运者二十多考过已是极为不易,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少年,竟已考过了乡试?
“既已考过了乡试,为何不留在上京继续备考?”
想来江为清也是个不开眼的,有个如此上进聪慧的儿子,竟不好好培养,白白错过了家门荣耀的大好机会。
“娘亲不愿留在上京,只要我想读书,在哪里读都是一样的。”江从英年小志高,并不在意他们之前经历的种种挫折,先生曾告诉他们,大丈夫不仅要读书明志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做贡献,更要照拂好自己的亲人,他年岁虽小,却知道娘亲姐姐承受的苦楚,日后必定要站的极高才能护得住他们。
“有志气,明年咱们上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