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图纸?”福伯也来了兴趣。
赵里正一边把图纸递到福伯手中,一边解释这张图纸的由来。
可惜,术业有专功,毕竟赵里正和福伯都不是专门搞水利建设的,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门道来,不过都觉得很利害的样子。
这时饭菜早已摆好了,柳氏过来催促:“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饭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萧千山也建议:“不如明天我去趟县衙,请工房的大人们看看吧!”
朝廷有六部帮助皇帝处理朝政,而县衙里也设有三班六房。而这工房正是负责这一类工作的。
赵里正大喜:“好!明天我和你一起去!”他本就是青山村的里正,这件事他义不容辞。
翌日一早,萧千山和赵里正就去了县里,有萧千山带着,直接找到了韩县令。
韩县令得知来意后也是大喜,立即找来工房的婿吏吕伟。
这吕伟五十来岁,年轻的时候那手艺也是出了名的,据说他的师父还给皇宫里修葺过呢!
吕伟看过图纸正色道:“韩大人,这份图纸貌似不错。但各处的水文、地势都不一样,所以修建堤坝也各不相同。我觉得还是先做一次实地勘察,比较稳妥些。”
韩县令也觉得有理,于是便命吕伟和萧千山他们同去青山村。而吕伟接到命令后立刻带着两名助手出发了。
经过实地勘察,吕伟也这个方案不错,但也在某些细节上稍加改动,使它变得更加完美。最后敲定,沈暮雪的设计和吕伟的改动为蓝本,施工方案就此定了下来。
可是赵里正却犯了难,因为吕伟经过仔细地计算,这项工程至少要花费三百两银子!
这可是三百两银子,不是三百文钱!这对于一个山旮旯里的小山村,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虽然县衙也拨给了一些银子,可依然远远不够。
韩县令是个清官,除了上交国库和县衙里必须的开支外,能够拿出一百两银子这已经是极限了,而且另外再加上免除清山村一年的徭役。
好吧,这一切都是看在萧千山的面子上。
沈暮雪得知情况后给赵里正出主意:咱们手中有县令大人给的一百两银子做启动资金,这足够了,后续的费用不够的话,可以向村里的富户们募捐,当然承诺工程建成后多分些土地。
再就是建设的材料和工人了,在沈暮雪看来,更不是问题。首先,青山村背靠十万群山,那里的石料、木材可以说取之不尽,建一个小小的堤坝根本不成问题。
再者,青山村的人也不少,农闲时都去外面打工,多多少少也有点手艺,如果把这些人组织起来,人手估计也就够了。再说,这些人也不是白干活,到分田地的时候按劳所得,可以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