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明月没有说话,安静的坐在崔氏身边,就像个离不开母亲的孩子。
直到崔九郎有些失魂落魄的朝崔氏行礼离开。
“阿娘,若哥哥以后不愿留在京城,阿娘可会阻拦?”玉明月抬起小脸道。
崔氏愣了下,儿子自出征,她没有一日不牵挂。
可若真的回到当初,她会阻拦吗?
记得出征前,他来她院里辞行,他说,他自小苦读经书,勤练武艺,不是为了困在宅院,做一个永远在韬光养晦的世子。
他宁戎马一生战死沙场,不愿装傻藏拙,蹉跎一生。
崔氏心中有了答案,笑了笑:“阿娘会为你哥哥骄傲,不愧是我的儿子,不愧是将门虎子。”
“真的?”
“当然,阿娘能骗你不成?”崔氏在女儿额上轻轻点了下。
“阿娘真好。”玉明月靠在崔氏怀里。
旁边的六郎不知道何时醒来,吱吱呀呀的对着阿娘和姐姐傻笑。
玉明月伸手抖他,他抓着姐姐的手指不肯撒手,借着力道便爬了起来朝崔氏怀里钻。
“阿娘,你看六郎,这么小就知道和我抢阿娘。”玉明月故做吃醋,故意抱着崔氏。
六郎八个多月,小手拉着姐姐,嘴里模糊不清的叫着娘,还真像争宠似的。
崔氏看着姐弟俩耍宝,屋内欢声笑语一片。
她没忘记家族使命,也盼着母族荣耀长久,可她更希望一家平安。
她数年未归宁,也许是该回青河一趟了。
太极殿
“圣人赢了。”谢嘉晏将手中棋子放回棋盒。
圣人笑:“你今日似是有些心不在焉,怎么,有心事?”
谢嘉晏连忙起身:“圣人赎罪,臣这几日和翰林院学士熬夜抄书,的确有些犯困。”
“抄书?什么书?”
“青河崔氏赠予玉家六娘的书卷,玉家六娘在征得崔家允许后,准允翰林院抄录,上次臣禀告过圣人。”
圣人点头:“朕记得,朕还记得你提过,想要推广科举,取代世族在民间声望,可在各州建立国学。”
“正是如此,这次崔九郎来京为玉六娘庆祝生辰,又送她一千册书籍,有一百多册乃是孤本,臣和翰林院几位学士如获至宝,便连夜抄录。”
圣人点头,连声道好,沉思片刻后摸着胡子道:“以爱卿之见,筹办国学,时机可到?”
谢嘉晏抬头,看着圣人:“臣认为时机已到。”
“如何说?”
“契丹称臣,正是天下万民归心之时。欲富国,先富民,欲要富其民,先要开其智。朝廷在各州开办国学,打破世族在当地不可替代的地位,为大魏科举储备人才。”
“同时派遣工部官员到各州教当地百姓农耕,灌溉之术。利民,惠民,方得民心,届时百姓感念圣人恩德,得民心者得天下。”
圣人看着眼前这个逆光而立的少年,淡金色夕阳落在他的身上,像是给他披上了一层铠甲,虽无形,却无敌。
他说了旁人都不敢说的话,得民心者得天下,换言之,朝廷现在无法取代世族的地位是因为不得民心。
大魏建国不过几十年,而这一百多年间,换皇帝像走马灯一样,百姓不认可朝廷很正常。
可若朝廷一直得不到百姓认可,那是大魏皇帝的失败。
他说的对,大魏大败契丹,契丹称臣,放眼百年,这是从未有过的盛事,正是万民归心之时。
此时,便是最好的时机。
“若朕同意你的建议,筹办国学,你可愿往?”圣人逼视着谢嘉晏的眼睛,那眼神,像是要窥破他的内心。
筹办国学,可不是建一家书院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