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时分,东平王等人终于完成所有香品的品鉴。一众人等聚在府衙的正厅,各香坊的当家也都一一在列,焦急地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这对许多的当家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对于最终的结果也就愈发忐忑。
“让诸位当家久等了。”东平王并没有高高在上的威仪,一脸谦和的笑意,“这次香会,有劳诸位当家。今日是中秋月圆,本该是人月两团圆,却因为香会之事耽搁了。本王在此给诸位陪个罪,南外宗略备了薄礼,还请诸位笑纳。”
一段客套的开场白,无功无过,也不得罪人。可见南外宗对此次香会的重视。
“香品都试过了,本王十分欢喜,泉州城香坊的制香水准,已是登峰造极,不输临安大内御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前,顾家香坊的夏蝉语冰曾引发本城百姓的哄抢,但因为香料紧缺,而没能按时售卖。本王有幸,得到几袋,发往京城好友处,人人皆赞。沉水记虽说现下已易主,但章四娘子的调香技艺也是有口皆碑。摩诘坊的香品,抚去烦躁之气,让人心平气和,乃是理佛之上品。其余的香坊,香品也都各具特色,独领风骚。本王委实是难以取舍。”
这时,东平王妃与吕氏相携走了进来,朝主座施了一礼,“回王爷,妾方才在各厢房之间走了一遭,虽说没能第一时间品鉴,但香品的余香妾倒是有意外之喜。”
东平王对王妃的到来,有一刹那的惊诧,但他很快压下,“王妃说来听听。”
“王爷有所不知,妾等内宅之人,最注重的是余香能留多久。譬如泉州城春日潮湿,衣物总是难干,必是要熏烤,烤干的同时,还要去掉潮气,若是香品留香不长,或是无法熏染衣物,那便是妾等的过失,未免让王爷出门时被人取笑。”王妃走向主座,“这些王爷平日向来不问,妾觉得此等小事不必上纲上线。但这次以南外宗之名甄选香品,并以南外宗之名对外售卖,事关南外宗的声名,妾认为此事不应当被忽略。文人雅士玩香,人散香也散,只在意当下之气,却无人在意人去楼空时,徒留的香气。王公贵族们,只知衣带添香,却不知后院仆婢昼夜熏烤、也有在袖笼间置了熏香球,只有延续衣袂的香气,但此等作法还不如轻便出门,一身清爽。”王妃与杜且交换了一记目光,继续道:“尤其是妾等内宅妇人,时常的闺阁聚会,都是争奇斗艳,香品自然也在其列。若是谁家衣裳没有熏香,那可是要被耻笑的。是以,千万不要认为品香只是文人雅士的雅趣。”
东平王深深地蹙眉,“王妃所言甚是。但今日的评判标准也绝不仅仅是雅趣,只以香品的优劣而言。”
“王爷大谬。”王妃命人把她品鉴的余香记事呈给东平王,“若是仅凭一时之香而评定优劣,未免有失公允。昔年在临安,每每斗香,莫不是从香灰开始,一直到香品焚尽后的一个时辰。当然,售卖的香品不同,要求不必如此之严苛,但若是不论余香而定香品的优劣,恕妾等不敢拿此等香品赠予亲朋好友。”
吕氏附和道:“王妃言之有礼。往日的香会,妾等未曾参予,也不知道评判的标准如何。只是今日凑巧,听闻是以南外宗的名义,便来品鉴一番。却见王爷一行,从一个厢房赶到另一处的厢房,步履匆匆。因此,妾与王妃把所有的厢房也走了一遍,一一记下,希望能够帮上王爷与郎君。”
东平王的脸色有些挂不住,丢了一记眼神给赵冬觉。
赵冬觉心领神会,“王妃的意思,王爷与本官都明白,本官认为这确实是我等的疏忽,王妃的这份笔记,本官会参考借鉴,做出最终的评判。诸位当家也请稍安勿躁。”
东平王带着赵冬觉等人退至后堂,还有东平王妃等一众女眷。
“王妃你这是何意!”东平王有些委屈,他与王妃感情甚笃,为了高丽婢一事,二人是闹了一阵别扭,可人送走了,也便恢复如初。今日的香会,王妃从未与他说过半句。可却在大庭广众如此质疑于他,这让东平王有些难过。
王妃坦然道:“妾恳请王爷给阿且一个机会。”
东平王的眉蹙得更深了,“不是本王不给她机会,而是她根本不具备成为南外宗监造司的合作者。她不曾经营过香坊,对香品调制的过程也没有了解,最后能给出什么样的香品,无人能保证。而顾家则不同,百年香坊,一款新的香品从调香到最终面市,不过是一个旬日。你或许会说,阿且有沉水记。可沉水记已不是京城的沉水记,即便是有章家四娘子坐阵,可她到底也是经验不足。她调制的香品的确独树一帜,在临安的秦楼楚馆广受好评。可她的小打小闹是一回事,南外宗大批量调制香品,可不是女儿家的玩闹。你方才也说了,此事事关南外宗的声誉,你让本王如何敢把如此大宗的香品交给一个还没有成形的香坊?”
“王爷莫要忘了,阿且为何要做香坊,她身上的债务又是因何而来的?她原本可以回临安,找门户相当的男子婚配,过着一生平安顺遂的日子。以阿且之能,想要平安过一生,并不是难事。可她为何嫁入沈家,王爷心里不清楚吗?”
声声质问,字字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