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夫人自然相信自家闺女的眼光,见此也就不再拐弯抹角,直奔主题道:“你们成婚那天,煜哥儿不是也在送亲队伍中吗,他当时没在新房里跟大家凑热闹,反倒躲在窗外看热闹,也是巧了,陈家小娘子带着弟弟也去看热闹,煜哥儿因此与她认识。
煜哥儿对陈小娘子一见钟情,平时看着挺内敛的人,竟还知道寻话题与陈小娘子加深了解,之后回了家,便向你堂姐透露了自己的心思,你堂姐与你伯母商量之后,便求到我这里,若巧姐儿真是个好孩子,你先帮你伯母和堂姐试试你兄嫂的态度。”
于氏知道杨家的情况,杨家虽然是世家,却并不看重门弟,反倒更注意小娘子个人的品性,杨家对巧姐儿而言,还真是个不错的归缩。
这样一想,她便爽快的应承下来:“那我今天一回去,找机会探探嫂子的口风,那天忙乱,想必嫂子对煜哥儿没印象,不过兄长应该记得煜哥儿,况且还有夫君呢,有了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阿娘。”
于夫人却摇头道:“这件事情,你先与女婿说,然后你们夫妻一起跟你们兄嫂谈,这样省了话传来传去的麻烦。”
于氏一想,觉得也对,便听从了阿娘的建议。
夫妻两人在于府吃了午饭,又呆了半下午,便告辞归家,马车上,因为车辕上,坐的还有车夫,于氏就没提杨煜对巧姐儿一见钟情的事情,夫妻俩闲话到家。
等回了自己的院子,于氏将身边伺候的婢女一并打发,待屋里只有他们夫妻,才开口:“衍郎,今儿回门,阿娘跟我说起煜哥儿在咱家巧遇巧姐儿的事情,煜哥儿属意咱们家巧姐儿,所以伯母和堂姐托阿娘跟我透了信,让我探一探兄嫂的口风。”
陈博衍一听这话,便摆手道:“阿煜挺有眼光的嘛,可惜他跟巧姐儿没有缘份。
有件事情,我忘了跟你说,巧姐儿年初的时候,就已经订亲,对象是阿兄的故交之子,那小子九岁住进我家,至今有好几年,与巧姐儿青梅竹马的长大,阿兄和嫂子因他俩两情相悦,便做主给他们订了亲。”
得知这个消息,于氏震惊之余,倒没因为陈博衍没告诉她这件事情而生气,那时两人虽然订亲,但他家侄女订亲这种事情,确实不好跟她提及。
因此她叹息道:“是煜哥儿没这个福份,好在他才与巧姐儿相识,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巧姐儿,过一段日子,自然也就忘怀了,那这事不必跟兄嫂提,大家是亲戚,以后总有机会见面,别弄的双方不自在。”
陈博衍赞同的点了点头,说起另一件事情:“阿兄和嫂子决定后天启程回灵武,明儿我们陪阿兄和嫂子出去逛逛。”
于氏便好奇的开口:“只有阿兄和嫂子吗,不带上巧姐儿四个孩子?”
陈博衍摇头:“有件事情,之前没跟你说,原是打算过段时间再提,不过你既然问起,那便告诉你吧,之前陛下在各州府大力推广的农具、及去年新出的碾米机及磨面机,其实都是出自巧姐儿之手,这事让元桎知道了,因此元桎对巧姐儿动了心思。
他原想让元凯娶巧姐儿,但被户部右侍户一劝,便改了主意,打算算计巧姐失去清誉,让巧姐儿给元凯当暖床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