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局长和邱副局长的脸笑得跟朵菊花似的,也跟着鼓起掌来。
严院长拼命鼓掌,一边还兴奋地冲旁边的几个院长喊道:“这小子还真会说话,嗨,这个开场白绝了。”
李荣祥撇撇嘴:“年纪轻轻就是个小马屁精。”
刘金龙一边鼓掌一边笑骂:“这是长江后浪拍前浪,我们真是老了哟。”
掌声停歇。
“我给大伙儿讲一个故事,说两个鞋厂的推销员跑到了外国,然后发现当地人都不穿鞋,其中一个推销员就是一声哀叹:完蛋了,这个国家人的都不穿鞋,那我鞋子卖给谁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另外一个推销员却兴奋极了,赶紧发电报回厂里:赶紧把鞋子发过来,这个国家的人都不穿鞋子,鞋子市场是一片空白,大有可为啊。
同志们,这两个推销员,面临一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个悲观,一个兴奋呢?这就教育我们,我们要去主动发现市场,开辟市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同样的,很多卫生院觉得手术这种高大上的玩意儿,只有大医院才行,才有市场,如果这样想,用一句哲学的话来形容,那就是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落后的卫生服务产生了矛盾。
我们黄坛就是最好的例子,按一般人的思路,黄坛穷,动个手术几十元的花费哪来的钱呀?但事实就证明了,在生命与钞票之间,老百姓就会选择生命,选择去治疗。
严院长刚刚介绍了我们创造了多少利润,得到了多少锦旗,我还想补充一点,我们黄坛卫生院目前的病人不仅仅是黄坛本地,已经覆盖了周边乡镇,甚至是邻县。
所以卫生院创办外科不是可不可行的问题,而是一定可行,可行到我们黄坛就我一个主刀医生都不够用了。咱们内部讲讲,这钱呀,哗哗地来,我就恨自己少两只手,不能多做几台手术。”
又是一阵哄笑。
不要怪陈棋说得直白,说得赤果果,钱呀钱呀的,但台上的局长们,台下的院长们就喜欢听这个钱。
这时候漓渚卫生院的张院长问道:
“我想问一个问题,建个外科手术室有钱可不行,这需要有水平的主刀医生,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步解决,一个是派出卫生院里年轻能干的医生前往大医院进修外科,一般一年下来,常规的普外科手术都能拿得下来的。
其次就是引起卫校的中专毕业生,稍微培训一下,绝对可以撑起一个普外科来。当然大家也不要指望中专生都有我这样的水平,毕竟我是吃小灶喂出来的。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引进上级医院的主刀医生,通过多发补贴的方式,像我个人在卫生系统的收入就处于前列,有钱发,大医院的外科医生都会愿意来卫生院工作。”
李荣祥问道:“如果大医院的医生不愿来卫生院工作呢?或者像盖院长他们不愿意放人怎么办?”
陈棋笑道:
“那可以折中呀,比如卫生院将择期手术日子安排好,然后请大医院的医生休息天来卫生院动手术,这样不但不影响本职工作,还能赚一笔外快不是?
另外这还有一个好处,那就上下转诊服务,让病人不用跑大医院,可以节省不少开支,小医院搞不定的手术可以主动送到大医院,而大医院不要的小手术可以主动介绍给卫生院。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我形容为是“双向转移”,汪局长,如果我们会嵇县能做到这一点,绝对是一个全国性的首创,可以当作‘会嵇经验’推广全国的哦。”
汪局长脸色严重了,他已经意识到,这个“双向转诊”不仅可以用于外科,对内科同样适合,绝对是一个创举。
做好了,老百姓就可以在家门口得到大医院医生的医治,节省了上城里看病的一些生活开支。
到时这个“会嵇经验”还真不是开玩笑的,真的可以做成一个政绩工程往上报的。
于是汪局长看向陈棋的眼光要多火热就多火热了,心想这小子不但能做手术能赚钱,还会开创新道路,能创造新政绩,绝对个人才啊。
这样的人才多来几个,何愁他汪某人不能升官?
这下陈棋可算是“简在帝心”了。
其实汪局长哪里想得到,“双向转诊”在几十年后,早就是卫生系统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情,甚至还有延伸出“医共体概念”。
别管实不实用,反正一个概念就是一个政绩,升官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