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
王越心神一凛,忙正色道:“是,董仆射与杨侍郎私交甚笃。”
还没等他说出个二五四六来,新帝便目光灼灼的看了过去,感慨不已:“朕先后召见数名要臣,也只有王爱卿同朕说这些贴心话,这才是忠君爱国的臣子啊。如今这种局面,朕能信得过的,除了你之外,还会有谁呢?”
归根结底,给自己人安排职位这事儿所有官员或多或少都干过,不算什么滔天大罪,所谓的结党营私,也只是为了遮掩真相,给新君一个报复董昌时的理由罢了。
惊呆了老铁,这是什么表演,从来没见过,算是让我开了眼……
虽然没头脑这一招有时候的确很好用。
只是这人选在脑海中转了一瞬,很快就被删去。
王越冷汗都差点掉下来。
呵呵。
只是他没敢直说,委婉道:“内卫草创之初,便有朝臣非议,且资费颇多,户部甚是为难,兼之其职权与御史台有所重合,本就多有龃龉之事,若是再行扩展职权……臣并非心有所愧,只恐朝野非议,民间侧目。”
此时他躬身站着,听得新君冷笑,心下便有了三分底,正待再假(火)意(上)规(浇)劝(油)一下,却听新帝道:“他们时常私下往来吗?”
你专门设个机构盯着我们家吃什么饭见什么人,还指望我支持吗?
嬴政又问:“三省六部之中,还有谁与董仆射相交甚好?”
新帝:“即便所有人都站在朕的对面,爱卿也会站在朕这边的,是吗?”
李元达:“人家就是为了这点醋,才包了这顿饺子。”
嬴政板着脸没说话。
贱不贱呐我!
臣以为不如何!
被迫戴了若干个高帽的王越:“……”
内卫本来就够无孔不入了,现在新君登基,想再增内卫职权,连带着三省宰相都能监察?
陛下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但现在被当成没头脑的是他。
李世民:“这人脑袋不太聪明啊,哪有新帝刚继位臣下就干这事的。”
王越见他似乎有所动摇,欣然领命,当下引经据典,说的唾沫横飞。
他冷笑了两声。
他此来是为了向新帝表忠心,能在新君面前给董昌时上一上眼药,已经很不错了。
嬴政神色疑惑,皱起眉头:“王爱卿,你来跟朕详细说说,当初御史台和朝臣都是如何非议的?”
虽然没头脑的是原主。
愿没头脑在地下不得安宁。
半晌之后,嬴政忽的道:“朕有意再增内卫职权,皇权特许,使之监察三省宰相,王爱卿以为如何?”
因为意义不大。
嬴政觑了他一眼,有些小小的诧异。
王越想到此处,便摇头道:“臣素日只忙于中书省的公务,对此不甚了解……”
臣下面君,不得直视天颜,这是朝廷礼法,王越自然也不例外。
王越猝不及防:蛤???
再硬扯上李淳,前后将两位宰相拖下水,无疑有事态扩大化的可能,新君毕竟是新君,对于朝堂的掌控力有所不足,若是最后闹到不可收拾,说不定会祸及自身。
空间里边皇帝们都唏嘘起来了。
王越心里边冒出来的第一个人,就是侍中李淳。
迎着新帝饱含希冀与信任的眼光。
他“唔”了声,对此不做评价。
王越见他不语,便缄默的陪着,也未曾做声。
他怫然不悦:“既然已经有了御史台,又何须内卫?王爱卿,你回去拟一道折子,干脆把内卫废置掉算了!”
王越:“啊对对对!”
这人虽阴险,却不愚蠢。
李世民:“是噢,你看他怕奏疏太长始皇没耐心往后看,都没敢写在第三页。”
他看到这里,这份奏疏的目的就达到了。
朱元璋:“这位大人搞政治斗争可以的,行家啊!”
刘彻意味深长:“你忘了,始皇来之前原主是没头脑,这种简单明了的小心机,配他刚刚好。深了就惹人烦了,没头脑看不懂。”
那,那必须能啊!
先前先帝临终托付之时,错非李淳那一拦,董昌时那厮只怕早就被先帝带走了!
然后又问:“这件事,王爱卿能为朕做吗?”
“噢,这样吗?”
王越:emmm
继而就见新帝支着耳朵听了半天,表情从郁郁变成茫然,继而又露出学沫儿的恼怒,最终转为暴躁:“够了,别说了!吵吵吵,烦死了!”
说白了,就是为了这几行字,王越才上的这道奏疏。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 醋。溜'儿,文\学#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