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三个小孩子此次出门,就是要出去拜早年。
说起拜早年的风气,这并不是南方专属,而是许多年前就延续下来的传统。
拜早年,实际上就是从拜年的传统上下演化下来的。
而这个时代,拜年一般都安排在守岁的时辰,也就使大年三十晚上的戌时左右。
但小孩子嘛,几乎都是熬不到那个时辰就睡下了,何况戌时都已算得上深夜,让小孩子跑出门给让人拜年也不合适。
后来也不知谁提的,直接将小孩子拜年提到了大年三十的早晨。
这个,就是拜早年的由来。
发展至今,拜早年也成了小孩子的专属。
几乎每到大年三十一早,躲在家里的孩子们就会在家长们的默认下,呼啦啦的跑出来给邻里亲朋拜年。
赵玉身为最大的孩子,自然有着带领弟妹拜早年的义务。
碍于他们一家待在草甸村的时间尚短,赵玉想了想,干脆带着弟妹去了一趟大伯家和三叔家。
因为过年,刘氏和程氏也早早的起来收拾了。
所以赵玉过来时,两家的孩子也都穿戴整齐,有的玩闹,有的帮爹娘干活。
笑呵呵的将自己过来的目的说完,赵玉成功的将四丫,三丫,和三丫下边的两个双胞胎弟弟,赵明浩,赵明志都叫了出来。
嗯,没有错,赵玉想要带着这些孩子一起去拜早年。
当然,除开已经上了学堂,不再和他们玩闹的赵明威,以及年岁渐大,被驹在家里的赵冬梅,还有程氏那双刚一岁多一些的双胞胎小儿子。
剩下的几个能跑能跳的孩子都到齐了。
小萝卜头们穿着厚实整齐的衣裤,按照赵玉所说,由大到小,站成一排。
赵玉来回瞅了两圈,跟着,伸手点了点,小手一挥,“行了,眼下咱们就去拜早年,”
“唔,就从李大叔家开始吧。”
话说完,小萝卜头们激动的欢呼一声,跟着呼啦啦的朝着李大叔家跑去。
李大叔,原名李铁柱,三年前从北面逃难过来的。
他们一家,算是最早被分配到草甸村的一批人。
所以分房时,拿到的地基就比较靠前,房子自然盖的就近便。
从草甸村的整体布局来看,李大叔自家住在东村口,属于草甸村最边上。
眼下被赵玉直接挑上,也是赵玉心里打着从一头开始的办法。
毕竟一个上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他们要将整个村子都走一趟拜完早年,也是一个不小的任务。
索性赵玉就想着总要有一个顺序,不然拜漏了,亦或者拜重了岂不是糟糕。
赵玉带着一众小萝卜头们过来时,李大叔家正开着大门。
大门口不远放着一篮筐的各色干果,李大叔就坐在篮筐旁边,笑眯眯的摆弄着手上的物件。
赵玉看着篮筐里那些干果半满不满的模样,就知道在他们之前已经有孩子过来拜过早年了。
不过,这并不打紧。
赵玉挑了挑眉,又对着小萝卜头们摆了摆手,众人就按之前要求的,恭恭敬敬的对着坐在门口的李大叔拜了个早年。
赵玉作为这其中年纪最大的小孩子,小嘴一抿,又说了些听着喜庆的吉祥话。
随后,脸带笑意的李大叔赶紧伸手从自家的篮筐里捧了些干果放进赵玉等人带过来的篮筐。
捧出来的干果看着实惠,都是那种冒着尖的模样,显然,李大叔对他们的拜完年十分满意。
赵玉自觉得了厚礼,更是笑得见眉不见眼。
笑呵呵的说了两句拜年词,赵玉这才带着小萝卜头们离开。
不出意外,众人首战告捷。
赵玉盯着已经铺了一个篮筐底的干果,美滋滋的换下一家,继续着同一个套路。
………
基本上,拜早年的词都是差不多的。
只不过赵玉之前读了书,脑子里存了些东西,也知道变通。
所以他们一众孩童,说出来的吉祥话却是比其它人家要耐听。
但吉祥话嘛,再怎么说也就那些,几乎是翻来覆去那几句,等说的多了,他们也就没了一开始的激动。
照例一家拜完走下一家,众人带出来的空篮筐也被七七八八的干果装的差不多。
只不过,有的人家给的多,有的人家给的少,有的人家准备的干果品种多,有的人家只有一两样照例敷衍一下。
不过赵玉想着这些干果都是白得的,就忍不住高兴,哪怕收到并不怎么好,脸上依旧挂着笑嘻嘻的模样。
嘴上的吉祥话也多,不管是感官如何复杂的人,也都不好意思为难赵玉,伸手给了东西。
有赵玉的带领,小萝卜头们全都收获颇丰。
以至于他们跑了才三分之一就已经将篮子装满了。
不得已,赵玉宣布临时解散队伍,跟着,各自又往家里送了一次篮筐,方才出来继续拜早年。
等到将整个草甸村的早年都拜完了,他们也收到了差不多好几篮子干果红枣回去。
甚至于出手大方的,他们一人还得了几文银钱。
当然,给礼最多的,还当属自己亲叔伯家。
大伯,三叔,四叔,五叔,她奶,包括她娘袁氏。
都是自家亲戚,所以给他们的除了干果红枣,还有一个个用红纸裹起来的红封,里边装着零零散散的几个铜板。
这些待遇,可都是以前没有享受过的。
所以,包括赵玉在没,一众小萝卜头们都很高兴。
草草的将自己得到的红封都收起来,赵玉回到袁氏跟前,拉着袁氏细细说着话。
太阳高升,一早就被赵玉放在门口的红枣干果也没了大半。
毕竟赵玉出门的时候,也有村里其他的孩子过来拜年讨要。
母女两说到这,袁氏还有些不高兴,撇撇嘴点了一下坐在一旁的赵善川,“这事,还不是你爹,那个装大方的,好家伙,人家不过几句好话,给的可不少,要不我在一旁拦着,咱们买回来的干活红枣差不多都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