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指哪儿打哪儿(2 / 2)

  元阆仙嗯了一声,那人道:“王爷这一回,是不是想再找一个令师这样的才子?当她的笔杆子?”

  庄貊等人瞬间都放下了茶杯,凝神静听。

  元阆仙叹道:“不是这一回,是师叔一直想多找几个这样的人,师叔手头多少事情,十个师父也不够用啊!”

  那人叹道:“桃六郎文才世所罕见,想找一个能与其比肩的,只怕还真不容易……但若是只想找一些能暂代其事的,难道也这么难?”

  元阆仙道:“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那人显然极感兴趣,就道:“此话怎讲?”

  传来杯盘声音,那人似乎在帮他倒茶:“阆仙指点一二,我等感激不尽!”

  另一人也附和了几声。

  元阆仙笑道:“两位不必如此客气,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一句话,师叔想要的,是‘指哪打哪’的人。”

  那人道:“何意?”

  “很简单,我等文人,诗文大多表情达意,或述经历,或述心境,等等……但师叔是一个商人,她要文章是为了做事情的,她要的是目标明确一语中的,极其厌恶在其中挟带私货,就比如上次……”

  他假做失言,咳了几声:“总之在里头掺杂一些隐语,或者自荐卖惨之类的,她是极其厌恶的,因为在她看来,这就属于找不着重点,因私废工。”

  “但偏偏师叔这个要求,与文人的习惯背离,所以她想找一个合用之人,一直找不到。”

  他长叹了一声:“其实你们看我师父之前为她写的,就能明白了,师父的文章,便如开山斧、出鞘刀,直指红心,只为她的目的铺路,一点多余的私货都没有。又例如这一回,她要建盏诗篇,只是要描述建盏之美,或者工艺之难,总之就只写建盏,若有人以盏引到自身,说一些多余的话,想舔脸趁机求出头什么的……那我财政阁是要卖建盏还是要给你著书立说?”

  他笑了一声,“这是我师叔的原话。所以我出宫之前,我师父师叔,还是争执了一番的,师叔本来想把她的要求全写上,但师父觉得,百花齐放,方为盛事,至于她要用哪一首,到时候再挑就是了。”

  那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三人又聊了几句,才下了楼,不大会儿,庄貊等人也回了暂居的小院。

  回到自己地盘儿,他们说话就方便了。

  庄貊等人,还真的一点怀疑都没有,一来他们是临时过去的,二来,元阆仙说的话,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实话,非常符合唐时锦给人的印象。

  再说了,听说她不通诗书,你写隐语什么的,她看不懂,当然不喜欢看,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庄貊回忆了一下,道:“确实如此,我记得之前桃成蹊的文章,也都是如此。”

  旁人道:“她这是以文章做她的开路先锋……这样做学问,其实多少有些,有辱斯文啊!”

  “此言差矣,”有人道:“庆王爷的事情,不能单纯以商贾之事而论,财政阁做生意为的是国库!”

  “确实如此!”旁人也附和:“不止财政阁,例如江湖招募令,也是为了大庆。”

  庄貊听着他们争辩了一番,点了点头:“言之有理,总之,我们既已存投效之心,自然要投其所好,做官不比做学问,若我们将来入了仕途,还能再书那些个风花雪月?故,这谈不上有辱斯文。”

&nbsp;&nbsp;他顿了一下:“此事,是送上门来的大好机会,是她先招揽,我们再去,比起我们自己设局,更高明三分。以我等之文才,要在那建盏大比之上拔个头筹,岂不易如探囊取物?故,事不宜迟,我们明日便动身去闽州,诸位可有异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