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两件好事成双还不算,穿越众还询问当地情形后让各人回家乡后在当地采购特产品,或发展种养植业等,其中有在黄淮泛区种植棉花与烟叶之类的。
这样的项目投资非常大,黄泛区因洪水浸泡过加黄河泥沙沉淀土地并不平整,还有大片积水。外加担心黄河再次泛滥成灾,大片的土地在这土地兼并严重的年代还处在抛荒之中。
抛荒原因还有排水不畅导致旱涝不定外土地返碱严重,要复垦出来不是不可能,而是小家小户根本无力量,大家大户担心投资下去一次泛滥血本无归。
而且是土地面积太大,一般大户也不济事,数十家不齐心。主要是需要将黄泛区整个筑堤围起来,不让黄河泛滥时的水进入垦区,还要有垦区河渠排水浇灌,及开大河将黄河泛滥时直接引入大海。
如此之大的工程起码要几十万两银子还不算,投入见效后还要担心有人摘桃子。多方面因素之下这片土地还是在共和国成立后,几乎以北方京津冀鲁所有农业人力大兴水利才获得根治。
不过这时情况反而没有后世在清末民初乱世那么恶劣,主要是清末民初乱世及花园口决口堵敌使黄泛区愈加重了几分。而这时正好在几十年前出了一个伟大的水利专家加治黄专家潘季驯,他的束水排沙方法让治黄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剩下的就是不缺维修资金与负责任的负责人。
正是潘季驯驯服了黄河,这时潘季驯才逝世三十多年,只要大明撑过这个危险期重新将黄河有效管理起来,所以黄泛区复垦主要是投资巨大,加整治后会有人争产权。
对这两个问题穿越众一点也不担心,投资巨大反正有钱外这真是投资,因为投入几十万就是几十万亩土地。再说这里可以安排流民,因而穿越众准备投入数百万一次吃掉最大的一块泛区。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干的原因在于吴世杰对天启通气时说的话,一是可以安置大批流民,二是种棉花与烟叶不好占用大批良田,因为这不是需要几千几万亩。
还有穿越众治盐碱有后世经验,有水泥引黄灌溉、节制闸门、造桥等工程也容易。另外盐碱地种棉花也影响不大,只是穿越众没有人手担任在治理泛区时的管理任务及之后的农场管理工作人选。
现在有三十六家岳父的大多数人再加一些亲友就可以在穿越众指挥下,带领分成几十个大队的流民完成各项挖河道沟渠与平整土地任务,之后转为各管理一些农场。
这样的任务虽说辛苦但一个小财主般的收入肯定有,应该是大多数处在中下层的岳父们的一个较好机会。而事实上也是这些岳父们听了女婿的介绍后,只担心能否办成,至于吃苦的念头一点也没有。。
反而在听到一开始每年起码有三十两银子年薪,农场办起来后在这基础上还有一定的奖金时,差点儿跪下谢恩,只觉得女儿的归宿好,女婿对岳家够大方与照顾了。
毕竟女儿不是正妻,而他们的水平太低识字不多见识不广没经历多少,也干不了大事。连管理流民施工之类也要学习及靠有人帮衬才行。正是如此三大好处让陆续过来的宫女家人满意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