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太过苛刻移民熟悉当地加有了一些资本后也会离开,毕竟只要有半年粮食自己也可以去开垦,只是此时移民们根本连一张船票钱也没有,也不知道那里可以垦荒,还有何人保证他们的安全。
而且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上亿人口,本来会在几十年大灾荒、大动乱、大战乱中损失几千万人口。现在穿越众的干涉下人口损失上百万免不了,不可能超过上千万,所以移民几千万也没有问题,可如此大的移民靠穿越众一家来办也太困难。
官府方面当然要与之合作,如此移民的动员与运送阻力会小许多甚至是变成助力。还有把移民目的地交给官府管理可以将之马上转化成大明疆土,还有自己不做''番王''也不给其他人做''番王''的机会。
还有借机将新的官府管理模式在移民目的地建立起来,如此可以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妥与失误也好修改。之后可以成为大陆改革的模板。特别是台岛官府几年内可以升级到府级,模板作用极大。
吴世杰的意见有条有理,主要是他关心与经手的主要是这些方面的事,因而早考虑并让他们的研究人员研究各种方案的利弊。
经过研究还是商业模式移民综合效果最好,最差就是将人运到给点钱粮就放任移民们自己开发垦荒了。如果组织屯垦如果土地权分配到户几十年时间必然从分户再到土地兼并,只有当个善良大地主可以持久。
另外如台岛几年时间移民积累可立州府,政治经济的模式完全可以作为大明政治经济改革指路,有了成熟经验改革就是有没有权威与有没有决心施行的问题。
那问题不大,大明官员这时候畏魏忠贤如鼠见猫还是不够,如果按穿越众的改革方案失益者太多,根本不是一个魏忠贤可以摆平。关键是天启知道历史进程后自不会犹豫不决与看不清方向。
大明这时已经达到一个朝代的末期,虽然移民与工业会挽救大明,那只是恢复健康,老年病病根仍然不变。只有改革才能焕发青春。
至于后面如何能否君主立宪化乃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大明如能这时候保存下来已属万幸,天启也不敢奢望大明皇室一直存在。还有那时他早死了很久,不可能考虑那么远考虑了也没什么用。
第二次移民因为人数更多加移民地区基础更为从零开始,就是上岸也是忙了几天。好在台岛这时一点也不寒冷,对辽东山东人来说气候正好,还没什么豪雨天气,登陆速度慢一点,然后沿水流向上而行步行到各个安置点处割茅草伐竹子搭草棚先住下来不受影响。
移民顺利穿越众也放了心,这亏得船队与台岛的工作组都有无线电台可以联络,不然在罗家岙等消息即便是八百里快递也要几天才知道消息还是前几天的消息。。
正是如此看到锦州战况马上就可以知道,天启恳请下大明这时候无线电台已经在各个省城与几个重要城市,共建立了二十六个无线电台。
随即天启下令驿站完全停止了八百里与六百里快递,只留下省内的二百里与四百里快递,当然天启希望是最好普及到每个府每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