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出动剿匪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大多数土匪还是在新军到达之前风闻了这个消息。为何如此乃是新军这次行动并不保密。
还有没有按照古往今来庞大的军队行军速度基本上是日行三十里,但第一天也是只走了四十里,第二天稍微多走一点也没有达到五十里。
为何新军速度如此快还是谨慎地按条例行事乃是大队人马拔营扎营时间太长外,后勤运输队伍也不小。相比之下一二千人的小部队又是不必带大批物资,行动肯定会迅速很多。
不过第三天四个分队都将会迎来第一场剿匪战,他们的速度安排会随路程近远再作安排。比如曾经打算袭击穿越众的孟氏团伙距离前来剿灭他们的阎应元分队只有十里多一些,阎应元就没有一早拔营,而是关照各部队照常早餐后让炊事班都准备些干粮。
那是他们的计划是逼近匪巢时休息会儿吃点干粮马上进攻,为何会用''他们的计划''这词,乃是这分队虽由意外获得一个步兵营长任命阎应元负责,作战计划乃是与几个副营长加全部参谋,加几个连长与政教官等一起讨论后决定的。
阎应元能当上营长,成为这一期军官培训大队读书人中这时职务最高的几个人之一原因有几个。一是江阴抗清悲壮气概为他加分不少,二是他这时学习也是认真与能理论联系实际。
作为军官死记硬背理论没有用或只能成为单纯接受命令而行的中下层军官,将帅却是需要坚忍不拔、审时度势而不是只会执行命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就是这个意思,计划再好也要根据形势改变而改变。
这方面阎应元做得比较好,如史可法守扬州虽不屈而死气节可嘉,可作为主帅却是太失败了,拼死杀敌视死如归乃是士兵责任,作为主帅应该是约束军队制定战术而不是坐困愁城只以兵士不听从命令塞责,因为那完全是将帅的责任。
作为将帅并非是羽毛扇一指就可以了,整顿军队、训练战阵、调度后勤物资、布置战守器械、激励将士勇气等等同样是将帅之责。
而阎应元在这些方面应该做得不错外,他守江阴以民众之力竟数重创清军,在战术选择上也是不拘一格,有名将潜质。若他与史可法比读书起码被甩开八条大街,可以军事方面而言史可法不及阎应元远矣。
所以穿越众力主让阎应元当营长并非是只为酬他气节,而是他确实是有不小军事才能。可惜历史上他在科举上并不出色,十多年后才任了江阴典史的九品官员。
还好他家贫功名心又较重还是京城附近的通州人,报名参加了军官培训大队,另加那些从各军抽调来的军官包括一些历史上后面比较出名的人,对新军不感兴趣或穿越众观察之后觉得他们不适应新军,这才让阎应元一步登天当了营长。
虽然新军军官并不与大明此时官员品级挂钩,不过按大明兵制管千人那是最高档千总,普通千总手下只有五六百士兵,所以这营长比正五品守备还应该高一些的。
还好这时新军不全是新的读书人一下升上来的军官,数量还是不少。有些人在学习与训练上比阎应元还优秀几分,这时当上了营长副营长及旅参谋部、政治部、军法部、后勤、工兵、炮兵方面等营级军官更多,虽说都是暂任只要不出大差错这些人都是一步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