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金会否求和穿越众与他们的''智囊团''分析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会求和。理由为后金没有面子观念,历史上边夷打败求和数不胜数这一次也不缺席。
那么如何回答呢?完全拒绝可能内部就有不少腐儒会有啧言,以为不够仁爱或觉得浪费金钱,对外而言也可能有不够宽宏大量的感觉。
这一些虽然不重要却是也不必无谓背下''恶名'',只是如历史上无数轻易求和之后,复被恢复过来的外夷再三再四侵扰错误,穿越众肯定不会犯的。
就是天启对轻易答应后金求和也是不爽,可对这样的可能大臣们大多数是持接受态度,对此穿越众劝天启不必烦恼,答应谈和不等于对方的条件可以全部接受,完全可以提出合理但对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反正这时还未到进攻之时。
条件提得好甚至是还有分化后金的效果,天启看了穿越众早已制定好的预案,再听了吴世杰的解释欣然同意穿越众的意见,所以在范文程到达锦州第三天同意他进京。
御前会议上这次大臣们仍是意见纷纭,他们对后金求和几乎是一致同意的,原因大多数为担心劳民伤财却仍然不能彻底打败后金。即便是新军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但在京城附近再加有穿越众家丁,与新军独自战辽东他们的信心不足外,还有见好就收不必赶尽杀绝的念头。
上述之人虽然短视或有信心不足问题还是出于公心,可实际上有小部分官员乃是受了范文程带来的重礼的。那是范文程一行在后,重礼却是以商队形式先行了好几天的。
为何如此乃是双方虽在打仗可是私下的贸易却未完全断绝,如后金的裘皮、人参、东珠之类,如大明这边丝绸与瓷器,甚至是钟表、热水瓶等并非是完全禁止交易,只是粮食、铁器太笨重又管得严才不可能大规模运送给后金方面。
再有相关联的商人这时代才是标准''官商结合'',即纯商人是做不大的,大商人不是家族中有人当官的,就是投靠官员固定给予好处的。
如此一来这些商人于官场本来有路,代为将后金的重礼送给一些官员不算太难。只是有一些官员看清形势或本质好一些不肯收这个钱,也有人贪财又觉得求和是肯定能成的,这时也随着大家意见表示了。
对大家的意见天启也没有扫兴,而是将吴世杰的方案拿出来让大家讨论是否合适。吴世杰的方案乃是在现代让人拟订后穿越众再集体讨论后拿出来的,这份东西也就是很直白地没什么文彩,却是将每一条条款的理由明明白白地写上,以进士大臣的眼光连童生水平也不足的。
文彩虽差条理分明给出解释也清晰合理,但在场大臣们轮流看了一遍每个人都觉得这刀子太狠。因为吴世杰的方案首先很好听地说大明不会不给以后金诸人活路,必欲剿灭他们,所以他们如果认罪悔罪愿意改正,大明愿意赦免他们并一切恢复原状。
这话在理不?那肯定是合理的,你造反十几年我不追究了''恢复原状''还不应该?而且是后金方面也打算''恢复原状''的,只不过''恢复原状''的认识不一样。
如代善他们肯定是希望恢复到占领抚顺之后占领沈阳之前,但吴世杰的''原状''乃是后金现在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即努尔哈赤家族仍然可以有一个人出来担任大明的建州卫都指挥使,其他各族群也是一样,仍然回他们原来的的地盘上去,有官的也是仍然担任大明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