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进达就退了出去,继续带着皇上的马车和御医去接李治。
牛进达走后皇帝吩咐道:“现在把右相叫过来,要快。”皇帝的马车出行是动静很大的事,太子听说了以后心里也是不太平静,赶忙安排下人去打听内幕,结果是晋王殿下被袭击受伤,好在被牛进达将军所救,现在皇上就是要把晋王殿下给接回来,听到这里太子就震惊了,因为暗杀计划失败,李治活着回来了,那自己有没有暴露的可能呢?想到这里太子赶紧给李佑写信告知并且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计划失败了。
长孙无忌收到召唤马上来了宫里,皇帝把信递给他看,顺便说了李治在高句丽被暗杀、追杀的事,李世民想听听长孙无忌的看法,长孙无忌看到信的内容也是一阵恐慌,他跟皇帝的看法一样,或许就是有人在冒充太子写信,并且这个人是皇帝的皇子之一,这样的结论让皇帝一阵愤怒,最终皇帝决定试探一下这样做的人到底是谁“下旨,命令所有皇子来长安城面圣,朕倒要看看是谁心虚不敢来,他的阴谋已经暴露,不敢来的那个人就是幕后策划之人。”
最终李世民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试探出到底是自己的哪个儿子居然敢诬告太子。
在长孙无忌就要离开的时候,身后的皇帝轻声问:“辅机,你说会是青雀做的吗?”
长孙无忌知道这件事给皇帝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皇帝也是最害怕这样的担忧成为了现实,所以不由自主的想在自己这里得到答案,可是长孙无忌作为太子和李泰的舅舅,这时候也不敢随意的做出判断,只能无奈的道:“我也不知道。”说完就走了出去,只留下皇帝一人隐没在烛光照不到的黑暗中。
皇帝召集皇子的旨意很快就被送了出去,很多散在封地的皇子都不知道父皇为什么会好好的召集自己到长安城面圣,但大部分都不会胡乱猜测的,接到旨意就开始动身前往。
只是李佑最近过得有些担惊受怕,因为暗杀李治的死士已经回来告诉他这件事的接过了,死士回来的时候还是李治的侍从阻击他们的时候,所以他并不确定事情的成败,只是告诉李佑有失败的可能性,所以李佑一直在担惊受怕的等待,结果没有等到死士的回报,等到了皇帝面圣的旨意,等到了太子告诉李治还活着的信。
李治!竟然是李治,这时候他才知道那个被追杀的人居然就是自己想要杀掉的李治,可是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李佑这时候悔啊,自己派的人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如果当时杀掉了李治那就大功告成了!可是怎么就偏偏让李治跑了呢?这是天意弄人啊!
太子的信里告诉他李治被追杀的事,但是只是受伤了,现在正在被牛进达护送回长安;皇帝的旨意是所有皇子回京面圣,这时候不明所以的人也许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李佑自己知道,因为他是当事人,他知道的比太子都多,他甚至都知道李治手里有自己写的信,所以皇帝召集皇子就是想知道信是谁写的!想到这里李佑知道自己彻底完了,没有退路了,更不可能回去见皇帝,既然这样倒不如彻底反了。
这时候皇帝还在长安城静静的等待自己皇子们的到来,有的离得近有的离得远,但凡有一位皇子到来内侍监都会告知皇帝,直到很多天以后皇帝开始询问皇子们是否已经到齐了,内侍监回复所有皇子都已经到了,包括受伤的李治都已经被牛进达送过来,李世民见到李治后仔细询问了这件事的经过,最后只差齐王李佑一人没来了。
齐王李佑封地齐州,虽然距离不近,但不该是最后一个到达,皇帝为了防止李佑是不是因为路上耽搁了时间又多等了两天,可是李佑还是没有来到长安城,这时候李世民已经猜测冒充太子写信给渊盖苏文的人可能就是李佑了,有些心痛,因为李佑也是他的儿子,也有些轻松,因为不是李泰。
有了这样的猜测之后长孙无忌想要询问皇帝怎么处理这件事,思考良久皇帝还是想给自己的这个儿子一个机会,于是命令刑部侍郎刘德威前往齐州下旨招齐王李佑回朝,如果李佑同意,那皇帝也想从轻处理这件事,毕竟现在这件事还没有外人知道,皇帝不介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只是皇帝高估了自己这个儿子的脑子,先是以为自己可以御使渊盖苏文,结果被渊盖苏文反利用,现在也看不懂自己父皇留给自己的机会,还以为刑部侍郎刘德威是来抓自己的,结果就直接反了。
李佑不但杀掉了皇帝派给自己的长史权万纪,还征发齐州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为兵,私自任命自己的手下官职,打开府库大肆行赏,官署亲王一应俱全。
李世民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儿子这么愚蠢,宁愿不要自己给的机会都要造反自己的父亲,只能下诏兵部尚书李绩和刑部侍郎刘德威前往平叛,并且捉拿李佑。
李佑自以为自己和手下可以抵御李绩的平叛,甚至在李绩的兵马还没有到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庆功宴,在宴会上李佑的一名手下名叫燕宏亮,是李佑的舅舅阴弘智给李佑介绍的说是有大志,喜好喝酒吹牛,这时就对李佑说道:“王上不用为什么李绩之流的担心,我左手拿着酒杯,右手拿着刀剑就能把他生擒活捉到王上的脚下。”其实李佑也是这样志大才疏之人,不然也不会想到利用渊盖苏文,但这时候李佑最喜欢听这样的话了,鼓舞士气嘛。
结果李绩的大军还没有到齐州,李佑封地的其他几座州府已经有人开始公然反对李佑的叛变起事,士兵也开始不听从李佑的命令,李佑的公办檄文州县也拒绝跟从,这时候李佑可谓是众叛亲离,并且李佑身在的齐州也开始失控,齐州兵曹杜行敏也带头计划抓捕李佑,身边也是聚拢了很多士兵,这时候李佑开始慌了,因为他已经令不出府邸,李佑看着曾经说是可以左手拿酒右手生擒李绩的燕宏亮,想让他出去对敌,结果仅仅出去不到十个回合就被杜行敏斩于刀下,看到这样的情形李佑也是不在坚持,出门投降。
这样李佑的叛变就像一场闹剧一样贻笑大方,平叛大军还没有到达就被自己人平息了,这也算是李佑这个志大才疏皇子搞出的最大的事迹了。
这就是渊盖苏文在收到李佑书信之后所说的王道,并不是自己称王就可以做王,李佑还打算用王的名义诱惑渊盖苏文,所以他的失败是从一开始就决定的。
李绩率众到达之后,李佑及其同党被押解到长安等待皇帝的审问。
在李佑等人被押解到长安之后,李世民特别安排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还有大理寺卿孙福伽等人来调查此事。
大理寺一间牢房内李佑被带了过来,长孙无忌等人开始问话,李佑对于自己暗杀李治,嫁祸太子,意图谋反之事都不否认,被问啥都会做出做出承认,没有喊自己冤枉,他知道现在自己已经是死路一条,反而洒脱了一些。
问完话长孙无忌等人都走出了牢房,李佑不知道为什么单独被留在了这里,稍等片刻旁边的房间传来了声音,李佑看不见说话的人,但还是听出了声音的主人,是自己的父皇,自己造反叛变的人。
李世民问:“朕自问还算对得起你这个儿子,你为何要行此事?”
李佑安静的笑着道:“自然是想效仿父皇当年之所为。”
李世民叹气道:“你原来并不是这样的,我曾经告诫你不要亲近小人,你素来性情乖戾缺少德性,容易被小人言语所蛊惑,终究还是招来这样自取灭亡的祸端,你不觉得自己愚蠢吗?”
李佑冷笑道:“父皇何曾知道我真正是什么样子,愚蠢?难道父皇不就是想让我们变得愚蠢吗?除了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您的眼里什么时候还有过其他的儿子?我们的愚蠢不是正好让您不用担心吗?这样太子的位置就会稳如泰山了,哈哈,你敢说这不是您的心里话吗?”
李世民气愤道:“在你心里这就是这样的狭隘之人吗?哪个做父亲的不想自己的儿子才智卓绝,是为龙凤?”
李佑道:“是不是您自己说了不算,只有你的孩子们自己知道,李恪有才华,遇事果敢,有君子气度,可他怎么样了?还不是活得谨小慎微,懦弱胆小,生怕自己不小心掩盖了太子的光辉日后被清算,就算是魏王李泰又怎样,明明看着太子的愚蠢却不得不承认太子的位子,明明自己很优秀,父皇却总是需要顾忌太子的尊严和颜面,别说是儿臣了,你就敢肯定他们的心中没有非分之想吗!”
听到这样的话,李世民更加气愤,他和长孙深知教育孩子们的重要性,不想历史重演,可谓是尽心尽力,现在听李佑说来自己多年的付出和心血一文不值,气愤的道:“你,你变成枭獍一样的人,忘记忠孝,扰乱齐州,死有余辜。不能做维护国家的人,反而破坏兄弟之间的血脉亲情,你违背礼义,抛兄弃父,背叛君主,为人神所共愤你以前是朕的儿子,但现在就是国家的敌人,权万纪虽然被你杀死,但他成就了大义,你生是贼臣,死了也是逆子,这样的劣迹我上愧对苍天,下愧对厚土啊。”
李佑这是开始疯狂的大笑道:“我是死有余辜,我是逆臣贼子,可是你又何曾真心的对待过我,对待过我们阴氏一族?我知道因为当年的事你就永远对阴氏心中有芥蒂,而我身上流着阴氏的血,所以你心里永远防备着我上位,你只是把阴氏当做你平衡朝堂的工具,(李佑的外祖父阴世师当年守卫长安,在李渊晋阳起兵后不但杀了李渊的幼子,李世民的弟弟,年仅十四岁的李志云,还派人挖掘了李氏的祖坟暴陋荒野,挫骨扬,后来李渊攻入长安,又杀了阴世师,阴德妃和阴弘智的父亲,所以阴氏和李氏可谓是国仇家恨,但李世民却以阴德妃为四大妃之一)我无仁无义?我抛兄弃父?那父皇当年的所作所为又是何意?父皇对自己的兄弟又何曾手软过?我只是想要效仿父皇而已,成王败寇,仅此罢了,再说了,死有余辜的,不仁不义的,抛兄弃父的逆臣贼子的,父皇怎么敢肯定只有儿臣一人呢?哈哈,哈哈,父皇,您的儿子们还真是像您啊,后边还有好戏等着您!”
李世民本来想把其他人赶出去跟自己的儿子说说心里话,如果李佑认错了也就过去了,可是李佑这几句话下来彻底断了自己的生机,出去以后命令长孙无忌彻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