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的这个举动立马让于成刚和于成志急了。
“娘,您这是干什么?一家人现如今吃穿不愁,家里的三个孩子姝儿丫头也是送去了私塾。
我们虽留在村里,但那丫头从没亏待过我们,一个月给我和孩子她娘每人会发一两银子的工钱。
家里银子够用的很了。
娘这银子您留着,等开春了给您买几身衣服穿穿,我们这边啥都不缺。”
于成志也是连忙开口道:“娘,我们也不缺,姝儿每个月也给我一两银子的工钱呢。”
这工钱他们本不想要,但姝儿说,这是他们每日辛苦劳作的辛苦钱,是他们应得的。
推辞不过,他们也就只好收下了。
抛过每个月的米面粮油,家里这几个月可是存余了不少银子呢。
“是啊娘,家里以前都是干着许多的苦活儿累活儿,到了这红沟村,我们成日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手头的活计也是极为轻松,我们可不能再要您的银子了。
您在那府城虽也是日子好过了,但挣这些银子也是很不容易的。
成刚说得对,这银子您拿着,我们可不敢要。”
黄氏虽有些眼馋那十两的大银锭子,但她也知道,婆婆挣下这些银子不容易,她是很想要,但却不能要。
若不然被自家男人骂一句眼皮子浅传进姝儿的耳朵里,怕是会影响她在作坊里的地位的。
那丫头对方氏这个姥姥可是很看重的,她可为了一点银子惹恼了婆婆。
至于刘氏,她虽没有说话,但却是真心不想要那银子。
婆婆对她们极好,比她的那些所谓的家人要好很多。
只要不饿肚子,孩子将来有个好的前程便好,其他的,她从没有过奢望。
方氏有些好笑地看了一眼紧盯着银子的黄氏白了一眼道:“行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好的,一家人也不会计较什么。
但眼见得孩子们都大了,老二媳妇也是又怀了身孕,以后用银子的地方还多着呢。
这几个月城里的铺子赚了一些银子,现如今能够分给你们的,也只有这些。
我们一家得那丫头的恩惠能在这红沟村落户那是我们的大造化。
更是因着她不但吃得好穿得好,还有着这么一个大房子住。
别的不说,就这买房子的银子我们总要还给人家的。
人活着总得有点志气,该拿出去的银子,最好不要相欠。
我作为长辈,一碗水总也要端平的。
不管将来你们是住在一起还是分开单过,手头总也是要有银子帮衬的。
等还清了这丫头的银子,每年我手头留一些,剩余的都会给你们分了。
等你们手头有了银子,将来不管做什么事情也就不必再畏畏缩缩了。
还有,曼玲眼见的就要嫁人。
以前家里穷,我的大丫出嫁时没有多少嫁妆,亏待了她。
现如今家里日子好过了,曼玲又是嫁了举人老爷,她的嫁妆总不能太寒酸了去,所以平日里挣来的银子我还需要给小丫准备一份看得过去的嫁妆。
还有,家里的一切可都是姝儿给我们带来的。
不管将来日子走到哪一步,都不可忘了姝儿带给我们的恩情和好处。
吃水不忘挖井人,忘恩负义的东西,不可出在我们老于家。”
方氏平日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媳妇都是极好的,平日里即便是他们做错了什么事情也都不会像那些村里妇人破口大骂,骂一些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
但有些道理她需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人心都是会变的。
她难以保证两个儿子之间将来不会发生什么矛盾。
但她要保证在这些矛盾被激化之前就将一些钱财分配好,免得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于成刚和于成志连忙跪在了地上。
“娘,您放心,姝儿所做的一切我们两人定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方氏忙虚扶一下让他们起身。
“好,记住就好。
你们是我的孩儿,那些乱七八糟的行为和心思可不能有。”
“娘,好好的您说这些干什么。”
于曼玲有些心酸的靠在了方氏的身上,将脑袋埋在了方氏的臂弯间。
虽是找见了一个很是满意的婆家,但一想到要和娘亲分开去与别人过日子,心中总是有着浓浓的不舍与酸涩。
娘亲苦了大半辈子,现如今日子好过了,她却要离家成为别人家的人,不能像没出嫁时那般,日日守在娘亲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