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并不一定要循序图进。”
吕兵也只能解释到这里。
他总不能对着李焕说,人掌握某项技能的过程,并不是按预设的线性递进的过程,而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反复训练却暂时退步的反常现象,但一定得坚持下去。而质变的突飞猛进在何时到来,没人能料定,但它一定会到来。
李焕不可能听懂这个道理,吕兵也没有必要对他解释。
他是这支队伍的最高长官,他不需要对任何人做出解释,他只需要带领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当他们真的向前迈出一步后,他们自然会感激并信服他的领导,比说任何解释的话都更具说服力。
到了第四天,吕兵停止了基础的队形练习,因为5分钟已是这些古代士卒此时的极限,再训练下去收效不大,于是改为了行进间的队列练习。
要求依然是,整齐划一。
行进间的队形练习需要吕兵引用一些现代训练术语,因为这个时代的训练口号有限,局限于“起”“坐”“蹲”“伏”等简单易懂的词语,而行进时,就只有“走”和“止”,分别告诉士卒们什么时候开始走路和什么时候停止行军,在行进的过程中却没有口令约束,极容易导致混乱。
这个问题必须得解决掉。
而解决起来也很简单,吕兵告诉他们喊“左”则迈出左脚,“右”则指的是右脚,于是行进时也有了口号,就是“左、右,左、右……”
不止是分队正或其他传令官喊,士卒们自己行军时也得喊出来。
迈左脚时就喊“左”,迈右脚时就喊“右”。
既可以以声音带动步伐,协调他们行进时的队形,同时也可以彰显军威,提振士气。
具体训练过程,是先原地喊“左、右”,掌握好节奏,保证所有士卒异口同声后,再结合腿部动作,一边喊、一边原地行军。
最后再走出去。
如果说原地演练队形的难度指数为1,那么行进间的队形演练难度指数至少也是10,其练出来的效果也就可见一般。
吕兵充分考虑到了古人和现代人之间思维和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因而保持了最高的耐心,反复地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
一直练习到下午,却依旧进展缓慢。
终于有士卒忍耐不住了,接连四天的枯燥无味的队形练习反复折磨着他的耐心,而不断失败的行进间演习和随之而来的惩罚又加剧了心里的负面情绪……
这名士卒大声喊道:“报告!”
“讲!”
“我们早听说了吕队头有过人的能耐,绝非常人,所以舍了原来的队伍,特地前来投效吕队头。但我想问,既然我们是弩弓队,将来要凭着弩箭杀敌,可为何我没至今也没见到弩弓的影子,反倒整日来练习队形?”
吕兵明白了他的意思,问:“你可是对队形训练不满意?”
那名士卒也是胆大之人,想也不想就大声答道:“是。”